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2 / 2)

“各位首長很多都是大革命時期的老同誌,對於有些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性格應該都很清楚。我們必須做好兩手準備,尤其要做好硬拚的準備。以免在遭遇到意外的時候,出現措手不及。”

“如果中央首長認為皖南這個戰略支撐點不能輕易的放棄,我看完全可以留下一個團的部隊,由遊擊經驗豐富的老同誌指揮,就地堅持鬥爭,以便於蘇南部隊形成犄角之勢,起到相互掩護的作用。”

“就算真的撕破臉皮,我們的損失也可以小一些。在皖南地區,我們無論是兵力和裝備都處於三方之中最為劣勢的一個。一旦撕破臉皮,在江南特殊的地形與複雜的敵情麵前,援軍很難及時趕到的情況之下,我們將會遭受到重大的損失。”

“所以我認為皖南之軍部,必須要加速撤退。而且這個決心越早下,無論是在輿論方麵還是在軍事方麵,甚至在政治鬥爭方麵都對我極為有利。否則一旦日偽軍以及第三戰區完全的封鎖各個渡口,我們的北撤之路將徹底的被封鎖。”

“尤其在日軍目前在長江上軍事實力相對仍舊強大的情況之下,一旦軍部北撤的消息和路線被日軍獲悉,我們依靠木船很難逃脫機動能力很強的軍艦堵截的。運行速度慢,幾乎沒有火力掩護的木船,在長江寬闊的江麵上則很難與軍艦對抗。這也是我在去年秋季戰役中,為什麼要打掉偽滿江上軍後,才全軍南下作戰的原因。”

“單憑木船,在無炮火優勢,甚至兵力對比也處在劣勢的情況之下,我們想要全軍順利渡江,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可能。而日軍駐紮在長江沿線的兵力,不僅僅有大型軍艦,還有數量龐大,同時也更加靈活的炮艇。上萬人的部隊,不是幾百人偷渡。在日軍駐長江艦隊的眼皮子底下,我們要付出多少代價?”

楊震的話音落下,包括主席和總司令在內的所有人都不由得一愣。相對於中央對國際形勢可能會帶來的壓力,而對皖南的事情顯得有些樂觀相比。楊震卻斷言要想順利的撤退的過江,必須要做好作戰準備。

這個分析,楊震說的詳細。隻是對於他的這個分析很多人卻都不是很認同。畢竟大敵當前,就算裝樣子給外人看,任何一個方麵都不會輕易的撕破臉皮。就算占據絕對優勢的一方,也是如此。

聽罷楊震的想法,主席沉默良久才道:“楊震同誌,你認為某一方麵會不顧大敵當前的態勢,冒著因為進行內戰破壞民族統一戰線的輿論譴責,削弱全民族的抗戰力量,而對皖南的新四軍軍部動手?”

對於主席的反問,楊震搖了搖頭道:“主席,一旦真的動手,我們在輿論上並不見得真的占優勢。在目前國民政府掌握著政權的上層建築情況之下,雙方起衝突的時候,輿論的板子很有可能會落到我們的身上。”

“目前無論是十八集團軍還是新編第四軍,都還是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列表上,公開的番號前麵也都要加上國民革命軍幾個字。而新四軍更是直接在第三戰區的編製表上,至少在名義上還歸屬第三戰區指揮。”

“對於任何一支國防軍來說,首先要有一個統一的指揮。一旦雙當起了衝突,一個不遵號令,不服從統一指揮的大帽子就會被扣到我們的頭上。甚至會公開宣布我們為叛軍。在此全民族抗戰的時候,之前飽受國家分裂,軍閥混戰之苦的國民對不服從命令的軍隊,感情上很難接受。”

“我看了一下這些天中央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以及新四軍的通報,國民政府要求新四軍北撤的命令已經公開很長時間。作為一個國家的軍事統帥機關,對自己屬下的軍隊,哪怕是名義上的軍隊下這樣的命令很正常。至少在一般的老百姓看來。”

“新四軍不服從命令北撤,盡管原因很複雜。但是對於一般的老百姓來說,一個不服從軍令,破壞抗戰期間軍令統一的大帽子,就足以壓下所有的輿論影響。也就是說,目前的輿論的優勢並不在我們這邊。原因很簡單,你新四軍不服從軍事統帥的命令,就是叛軍。一個國家的國防軍剿滅一支叛軍,那太正常了。”

“所以我認為一旦雙方真的動手,輿論並不一定會站在我們這邊。而且在如今國民政府掌握著大部分輿論的情況之下,我們在喉舌上也不見得是他們的對手。所以主席,如果戰事真的爆發,我們很可能會在輿論戰中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