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1 / 2)

當這幅地圖重新掛回他原有的位置上的時候,看著地圖上空白的一片,包括總司令在內的所有人,都用疑惑,甚至是驚奇的眼光的看著楊震。他們都沒有猜出來這位被主席寄予厚望的年輕將領是怎麼想的。

甚至就連一向對楊震喜愛有加的總司令,也以一副不理解的眼光看著楊震。顯然是沒有搞清楚這位一向驍勇善戰,尤其擅長指揮大兵團作戰。以不足三十歲之年紀,屢屢創造奇跡的年輕將領,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怎麼會在這種重大的,事關自己部隊生死的問題上如此的草率。

看著在座的幾位中央首長看向自己疑惑,甚至是不理解的目光。楊震將手中的敵情通報放在一邊,接過軍委作戰參謀遞過來的一個教鞭道:“主席、老總,還有各位首長,很抱歉我現在還無法提出一個作戰方案來。”

楊震的此話一出,在座的人不由的一片嘩然。除了不明白楊震的真實想法之外,甚至有人認為楊震是膽怯了。就連一向沉穩的總司令也有些沉不住氣,用有些不理解的目光看著楊震。

不過吸著煙的主席,卻對楊震這番出乎在座所有人都意外的舉動,好像並沒有放在心上。而是興致勃勃的看著楊震,似乎在等待他後邊的話。主席的淡定,非但沒有讓楊震緊張,反倒是讓他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念頭。

麵對著在座所有人的議論,楊震隻是淡淡的笑著,老神在在的一言不發。直到感覺到有些不像話的總司令出言製止了下麵的議論,楊震才拿起教鞭指向地圖道:“我之所以認為現在我暫時還無法拿出一個計劃來,是因為我對皖南的形勢還不是很了解。這份敵情通報雖然說的很詳細,但是一些必要的東西並沒有寫出來,也沒有交待清楚。”

“首先,對於駐紮在雲嶺周圍的第三戰區各個部隊的實力、裝備以及真實的戰鬥力,上邊還是語焉不詳。甚至連一旦在出現突發事件後,第三戰區可隨時調動增援皖南的兵力數量,都沒有任何的說明。”

“各位首長大多都是老革命了,甚至軍齡和參加革命的時間與我的年紀都相當。大家應該知道,在國軍之中派係眾多。受製於其原本建製的製約,其各個派係的裝備和戰鬥力都有很大的不同。”

“從皖南目前周邊部署的第三戰區部隊來看,主要以中央軍和川軍為主。雖然部分部隊是所謂的雜牌部隊,但是整體看來戰鬥力並不弱。尤其其二十五軍是中央軍,戰鬥力在中央軍中也屬於上等。其裝備也屬精良,所屬的兩個師中有一個師是全部的法式裝備。”

“而原屬川軍的五十軍兩個師,是川軍精銳。戰鬥力和裝備,在川軍之中屬於一流。在加上東部的日軍也部署了重兵封鎖長江沿岸,皖南的形勢可謂相當的複雜。從目前看無論選擇那一條路,北撤都不會很順利。”

“尤其是目前,第三戰區的精銳都集中在皖南的周圍。從這個舉動我們應該品嚐出其中的一絲異味。無論我們選擇哪條經過第三戰區撤退的路線,都有可能遭遇到其重兵合圍。我們必須要做好打過江的準備。”

“我建議,在新四軍軍部北撤之前,必須通過合理的鬥爭,以便爭取老弱病殘以及非戰鬥人員先行撤退。盡量減少部隊之中的非戰鬥人員,以便部隊可以集中精力應付北撤時的意外事件發生。”

“同時新四軍軍部的聯絡手段要加強。各部隊盡量要多配備一些電台,以便保持通訊聯絡的暢通。以保證其最高軍事指揮員,可以根據情況的變化,隨時的調整部署。這是此次北撤的關鍵所在。一旦出現部隊指揮不靈,相互無法策應的局麵,才是兵家大忌。”

“雖然中央力爭和平解決新四軍軍部北渡的路線,而且國內和國際的輿論都不希望此時爆發內戰。但我仍然要建議無論是選擇通過第三戰區防區還是選擇通過日占區都要做好打的準備。”

“至於在撤退路線的選擇上以及撤退的方式上,我剛剛說過沒有調查權,就沒有發言權。隻有通過實地調查,我才能做出最佳也是最準確的判斷。所以我希望中央能夠批準我去皖南實地走一趟。”

“還有,我認為無論是在大的形勢還是周邊情況來看,新四軍軍部北移已經絕對不能在拖延下去了。國民政府一向指責我們不服從指揮,如果我們繼續拖延下去,整個國內的輿論將會對我們非常的不利。”

“而且從皖南周邊的態勢來看,在新四軍主力已經在江北展開,在蘇南除了江南指揮部所轄的三千多人之外,周邊已經無有利部隊策應。事實上將皖南作為一個戰略支撐點,已經不是很合適。所以我建議,新四軍軍部應該盡快加速北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