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1 / 2)

美國人如此大方的原因楊震自然是心知肚明。這是日本人進占法屬印度支那,其咄咄逼人的擴張勢頭,很明顯把美國人逼急了。傻子都能看的出來,日本人雖說眼下隻占領了滇越鐵路線所在的越南北部,但是實際上已經在法屬印度支那插上了一顆釘子。

法國已經淪陷,駐紮在法屬印度支那的,戰鬥力隻有二流的法國殖民地軍團根本就不是日軍的對手。隻要日本人願意,他們可以隨時的全部占領實際上已經沒有防禦力量的法屬印度支那。

一旦法屬印度支那被占領,精銳已經全部被調往北非與本土,實際上防守兵力已經空虛到了極點的英屬遠東馬來亞殖民地,以及扼製馬六甲海峽的戰略咽喉新加坡就會赤裸裸的暴露在日軍刺刀之下。

與法屬印度支那一樣。在身後的祖國已經戰敗,女王和政府流亡倫敦的情況之下。已經斷絕了一切本土支援,擁有著幾乎日軍所需的一切戰略資源的荷屬東印度群島,也同樣暴露在日本海軍炮口之下。

而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荷蘭殖民地軍隊的裝備和戰鬥力,還不如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軍團。其薄弱的海軍力量和連大炮還是上個世紀古董的殖民地軍團,雖然在人數上看還可以,但是實際戰鬥力卻連三流都不如。

在自己無論是國情還是軍力,都還不適合出兵的情況之下,急需扶植一支能與日本人對抗的軍隊,幾乎成了美國人最佳的選擇。就算無法徹底的擊敗日本人,但是至少也要削弱日本的擴張實力。

楊震打賭,有了這位皮爾遜少校在東北。即便距離此次會戰徹底結束還不到半個月,雖遠隔萬裏,但是美國政府會在第一時間對此次的戰果了解的一清二楚。美國人不是傻子,他們不會將錢投入到一支對自己幫助不大的軍隊身上。

恐怕也正是此次會戰取得的戰果,才讓美國人下定決心援助自己。否則,他們在自己與國民政府之間,最佳的援助對象隻能是國民政府,而不是自己這個在他們眼中的所謂赤色分子。更別提這幾百架飛機,幾乎是國民政府一直夢寐以求,卻始終得不到的東西。

對於美國人來說,所謂盟友關係,隻不過是一道遮羞布,所謂的利益才是最至上的。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願意和魔鬼打交道。至於自己的這個他們眼中的赤色分子,隻要能替他們扼製住日本人的擴張勢頭,拖住日本人的後腿,一些裝備算不得什麼。

美國人很現實,如果有人能替自己製約住日本人的擴張,保護美國的利益。他們可以在出手的時候很大方。這也是美國人為什麼會破天荒的讓自己享受到,目前就連他們最親密的盟友,英國人也無法享受到的待遇。要知道,英國人雖然可以很方便的從美國進口裝備和物資,但是還需要支付現金的。

皮爾遜的話音剛剛落下,楊震就已經打定主意,不管美國人如此大方究竟是安的什麼心,但是有一條,楊震卻是明白。這些按照自己所熟知的曆史,本應該轉交給英國的裝備,現在轉交給自己,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錯過。

臉雖然是自己長的,但是機會卻是人家給的。這個難得的機遇一旦失去,將再也無法彌補。當然楊震也知道,美國人這樣做肯定會有一些要求的。但楊震已經下定決心,隻要不太過分,違背自己的良心和民族大義,都會答應下來。

不過為了堅定美國人的信心,楊震還為美國人準備了一份大禮。這份大禮除了部分是情報部在關東軍高層的眼線提供的資料之外,剩下隻是由情報部和社會部根據楊震提供的部分消息,自己編的而已。

就像當初借刀殺人除掉江北對自己威脅最大的那個人一樣,楊震也要借著這份半真半假的情報將美國人徹底的拖下水。畢竟作為一個後世的來者,對於這段美日之間的秘密談判過程還是很清楚的。

盡管對於這段曆史的發展心中有數,但楊震卻是不敢保證曆史的進程會不會像自己所熟知的那樣發展。畢竟自己的到來,已經改變了太多的曆史。每一到自己熟知的一個曆史轉折點,楊震都是在得到確切的消息之後,才會最終的鬆了一口氣,徹底的放下心來。

自己雖然沒有完全改變了曆史,但是曆史在自己這裏也或多或少出現了偏差,蘇聯吞並波羅的海三國的時間提前了,原本今年該犧牲的一路軍總司令正帶著一路軍安心的在根據地內休整。所以楊震不敢保證,太平洋戰爭會不會像自己了解的那個時間,如期的爆發。

因為自己兩次大戰,尤其是此次作戰,極大的削弱了日軍的實力。此次大戰過後,日本人還有沒有這個實力南下,還很難說的清楚。畢竟日軍地麵戰的主力,日本陸軍在與自己作戰之中損失頗大。而依賴其所謂的海軍特別陸戰隊,是根本沒有辦法攻占南洋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