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袁芷若的身世(2 / 2)

老人家當年孩提時代便隨著父母一起闖關東,十七歲接手父親進山收皮貨遇難,母親傷痛而死後留下的小山貨行,憑著精準的眼光一點點的做大。經過十幾年發展,成為原黑龍江省大富豪之一。最難得的是老人家不僅經營有道,而且政治上的嗅覺不是一般的靈敏。

早在九一八事變之前,從日本人屢次事無忌憚的挑釁之中,再加上東北軍精銳盡數已經調往關內的現狀,便判斷出駐紮東北的關東軍早晚要惹事。便早做部署將家中的大部分現金從東北幾大銀行中轉存至香港、澳門和新加坡。

並將幾個兒女除了身邊留下了二兒子幫助打理家業和最小的一個女兒之外,剩餘的全部分散到了關內,甚至國外。哈爾濱淪陷時,正在探家而未來得及歸隊的身為東北軍軍官的大兒子夫婦,也在其秘密護送之外,返回了關內部隊。

看出袁芷若詳細資料後,楊震並不相信這樣一個老人會目光短淺的去當漢奸,更不會為了討好日本軍官,逼迫自己最心愛的女兒給人家做情婦。楊震委托社會部仔細重新調查了這個老人後,得到的結論卻是連自己都嚇了一跳。

這個時代的關東軍對東北控製之嚴,滲透之深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到的。袁芷若的父親掩護女兒逃走的事情,雖然做的很隱蔽。但是卻並未瞞過關東軍的耳目。甚至就連袁芷若的父親,動用自己在抗日義勇軍中的老關係將那個逼婚的日軍中佐弄死在進山清剿之中的事情,早就已經被憲兵隊查了出來。

隻是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日軍卻始終沒有動這個老人。隻是變相的將其軟禁在家,並采取種種手段將其巨額資產據為己有而已。同時建立了一套秘密檔案,存放在了哈爾濱憲兵隊秘密資料室內。

接到楊震的命令後,社會部立即查閱在日軍哈爾濱憲兵隊繳獲的資料。很快便摸清楚了這個老人那些所謂,實際上卻早已經被日軍查出來的秘密。在調查出詳細資料後,楊震很快就斷定這位老人絕對不是資料上說的那樣,趨炎附勢之人。單從兩份資料顯示出的忍耐力,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提並論的。

社會部不僅通過查閱日偽檔案,將這個老人不為人知的一麵顯露出來。而且通過原哈爾濱地下市委被破壞後,僥幸他逃過一劫的殘餘人員了解到這個老人雖然表麵上與日偽政權虛與委蛇,但實際上絕對可以稱得上一個愛國商人。

老爺子雖日常生活很節儉,但對於抗日卻是絕對全力以赴。當年李杜將軍抵抗的時候,曾經派人秘密潛入哈爾濱籌餉,老爺子一下子就讚助了五萬奉洋和五千袋麵粉。出於穩定人心的需要,日軍在占領哈爾濱之初即便發現了老爺子此舉,卻也沒有動他。

當年活動在龍江地區的抗聯三軍,也曾經秘密的得到其不少的資助。盡管這個老人並不讚同抗聯的一些主張,但是對於抗聯的需求基本上是有求必應。藥品、冬裝、資金,隻要抗聯三軍張嘴,這個老人從來都沒有拒絕過。

當年抗聯三軍剛剛組建時裝備奇缺,這個老人一次將自己家族秘密儲備在依蘭,原本用來組建名下護礦隊的一百七十條遼十三式步槍、五挺丹麥造的麥德森輕機槍,以及三萬發子彈和二百套軍裝都無償的交給了抗聯三軍前任軍長。

並多次利用自己家遍布偽滿龍江省和濱江省的商行,幫助三軍和六軍解決了急需的冬裝、鹽和藥品等物資。並同意以自己家的商行,作為抗聯的秘密交通站,護送來往的高級指揮員以及人員。

袁芷若去年犧牲的二哥,就是老人利用自己的商行,為抗聯三軍建立的一條秘密交通站的負責人。她二哥雖然還不是黨員,但卻已經被發展為預備黨員。隻是因為哈爾濱地下市委被破壞,才一直沒有轉正。抗聯三軍在西征後能夠在小興安嶺中堅持下來,很大一部分因素,都是他秘密輸送的物資起到了作用。

雖然無法弄到抗聯奇缺的彈藥,但是糧食和醫藥還有被服,幾乎成了抗聯三路軍西征部隊生存下去的一個支柱。他的犧牲也是因為三路軍去年在日偽軍重兵圍攻之下失利時候,一個被俘後叛變的叛徒出賣。

老人為了抗日,雖然不能說毀家紓難,但是絕對是不懈餘力。之前的東北抗日義勇軍,後來的抗聯,都曾經得到老人的極大幫助。這樣一個老人,雖表麵上與日偽高官迎來送往,但是絕對不能以漢奸論處。與那些想著發國難財的真正漢奸商人,應該嚴格的區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