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蘇聯人始終改不了小家子氣,在轉讓武器生產技術,甚至出口武器的方麵始終隻願意提供二流產品的態度,楊震雖然憤怒卻是無可奈何。自己的武器技術要和人家分享,但人家的武器技術卻對你封鎖的異常嚴密。隻願意出口二流的武器,新式的武器甚至在楊震已經了解的情況之下,卻依舊在百般抵賴、拒絕承認。
他奈何不了蘇聯人,而生命線把握在蘇聯人手中的他,卻是因為生命線在人家手裏握著,要時刻受到蘇聯人的製約楊震,也隻能將心中的憤怒,一直壓抑在心裏麵。對於楊震來說,這口氣也隻能暫時的壓製住。
盡管蘇聯在明年的蘇德戰爭爆發後,為了急於獲得抗聯生產的十四點五毫米高射機槍、八十二毫米無後坐力炮、五十七毫米高炮的生產技術,以及部分的現貨,最終轉讓了T三四坦克、伊爾二攻擊機,以及M三零式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彈炮的生產技術送走了心滿意足的格裏戈連科少將,看著楊震憤怒卻是無奈的臉,李延平苦笑一聲道:“老楊,你也別太生氣了。不管怎麼說,也弄到了不少的好東西。這次再加上前幾天的談判,我們總算建立了自己的坦克工業和飛機工業。”
“蘇聯人雖然對我們目前實施了部分技術封鎖,但是好賴也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我們的航空兵雖然已經組建,但是目前隻是隻有一條腿的瘸子。對地攻擊能力太過於單薄了,隻有幾十架轟炸機。我們總不能讓戰鬥機改行,卻執行對地攻擊的任務吧?”
“轟炸機的型號繁多不說,而且配件來源及其艱難。這次戰役目前還沒有完全結束,一多半的轟炸機已經因為補充零件匱乏,而趴了窩。至於那些波蘭造的飛機,目前大部分已經到了使用壽命。”
“蘇聯人這次提供的飛機型號,雖然有些老舊,但是畢竟也是剛剛投產不長時間。而且蘇聯方麵還提供了米格三這種蘇軍最新式的戰鬥機。雖說要等到明年才能開始交付,但是畢竟是新式的戰鬥機。”
“關鍵的是,我們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得到現貨。零部件的來源,也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這對於我們來說,比什麼都強。你也不過太過貪心了。這種事情,是需要一點點的循序漸進推進。操之過急,對於我們來說不見得是好事。”
聽到李延平的勸說,楊震張了張嘴,最終還是什麼都沒有說,隻是微微的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明白。沉默良久,楊震才擺了擺手道:“政委,算了咱們不提那些事情了。兵工廠那幾種新式武器試製的情況怎麼樣了?”
看著楊震顯得有些急切的麵孔,知道他始終不甘心受製於人的李延平笑了笑道:“單管的十四點五毫米高射機槍,已經完成了試製。目前從軍工部長熊大縝的彙報來看,性能優良。可以替代目前的二十毫米高射炮。”
“另外雙管的也正在抓緊時間,應該在年底就會拿出成品。至於四聯裝的,現在看起來很吃力。主要是聯動的問題,遲遲無法解決。而且在目前牽引卡車數量有限的情況之下,熊大縝不敢輕易下結論是采取汽車牽引,還是采取畜力牽引。”
“至於你說的那種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已經完成測試,隻要需要隨時可以投入生產。新式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也已經完成了試生產,馬上就可以進行生產。而五十七毫米高炮、八十二毫米無後坐力炮,則在抓緊時間進行試製。”
“新式的自動步槍,則正在抓緊時間進行測試。老楊,步槍這東西可不是火炮。需要進行各種條件之下的測試。目前雖然已經完成泥水和風沙試驗,但是嚴寒測試需要等到今年冬天。”
“至於其他方麵,熊大縝已經帶著軍工部的人完成了日式一零五加農炮、九五式野炮、斯柯達七十五毫米山炮以及奧式一百毫米榴彈炮的逆向測繪。至於投產,還需要等一段時間。主要是對鋼材還需要一定的分析。”
“老楊,軍工發展不是一觸而就的事情。我也著急,但是我們必須要一點點的來。就算有原始的資料,但是我們的生產工藝和原材料上,始終還有一定的欠缺。這些對我們軍工來說,還很陌生的武器,還需要時間去一點點的完善。在這種事情上,我們不能揠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