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1 / 2)

相對於楊震的那點訂貨來說,英國人和臨時抱佛腳的法國人一口氣訂購幾億美元的機器設備才是大頭。出售給楊震的這些機器設備,都是美國政府將扣留的法國訂購,並已經付款的機器設備。除了英國人挑選的之外,一古腦的都以一折的優惠賣給了輝瑞公司。

並以罕見的速度,走了非常程序,所有手續均在三天之內完成。就在雙城戰役已經進入末尾的時候,這批機器設備已經開始陸續裝船。到杜開山徹底拿下東寧要塞群的時候,這支編有十六條貨輪的船隊,已經秘密從紐約起航,穿越巴拿馬運河後,駛向海參崴。

美國人的這次動作幾乎可以用神速來形容。甚至不顧合同隻是草簽,便已經開始行動。反正這些機器設備都被扣押在紐約港口。甚至有些壓根就被扣在船上,連裝船都不必,隻是讓船隊調頭駛向另外一個方向而已。

當初在得知美國人凍結了法國人訂購的大批軍工設備後,為了改善已經出現緊張的美日關係。更是為了這批軍工設備不落入中國人的手中。日本人曾經提出過由日本與滿洲國聯手,以高於原價三成的價格,購買這批機器設備。

但美國政府不允許這批機器設備有任何落入德國人手中的可能之外,更不想這批機器設備落入到日本人手中。甚至為了保證這些機器設備不落入蘇聯人手中,美國人不僅與蘇聯方麵達成了優惠出售橡膠的協議以保證這批機器設備不被蘇聯方麵扣押,甚至占用。

還派出大量的秘密情報人員護送,以保證這些機器設備安全的抵達楊震控製區。而這些護送的情報人員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絕對要保證這些機器設備抵達北滿之後,不被轉手賣給蘇聯人。

美國政府絕對不會允許這些能夠發展軍工的設備,落入自己任何一個現在或是潛在的對手手中。這倒是與美國人在幾十年後,為了防止中國獲得先進的技術,而嚴格禁止任何一種高科技的設備進入中國。即便是中國人花了大價錢,也絕不出售倒是有些相似。

對目前全力備戰歐洲戰場,對自己尚無威脅的蘇聯人尚且如此。老謀深算的美國人,又豈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向日本輸出大量先進的,可以用於軍工的設備?日軍這場現在已經與中國打了三年時間的戰爭,也足夠現在美國人在缺乏資源的日本人身上撈足了油水了。

更何況美國人在今年七月,已經宣布禁止向日本出口包括一切武器彈藥、飛機零部件、金屬削切機床,光學儀器在內的所有戰略物資。如果屈服於國內經濟界的壓力,同意出售,這對於美國人來說無異於自己打自己的臉。

本來美國政府想將這批機器設備衝抵給予國民政府的貸款。但眼下已經丟掉了戰前東南所有富庶之地,大部分財稅來源地區都已經淪陷。現在失去了大部分稅源,全靠印鈔票才能勉強填補財政赤字,一年少量的財政收入基本上被龐大軍費吃光。經濟瀕臨崩潰,已經是求財若渴的國民政府,那有心思去要這批軍工設備?

目前獲得外國貸款,讓國內已經瀕臨崩潰的財政緩上一口氣,抑製越來越猛烈的通貨膨脹速度才是國民政府目前最想做的。穩定財政,是目前國民政府首要的任務。至於軍工生產,盡管在戰時,但是也隻能放在第二位。

對於任何一支軍隊來說沒有了錢,就無法養活部隊,這是鐵律。即便當年以艱苦奮鬥為榮的紅軍,也是如此。雖說沒有國民政府那樣勉強夠用的稅收,但是打土豪分田地,可是解決了不少資金上的難題。

一支有規模的軍隊,每天單單衣食住行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更何況為了彌補質量上的不足,國民政府還在七七事變後擴大了軍隊的規模。養活不起部隊,就算有在龐大的軍工生產能力又有什麼用?

況且這些機器設備即便運到國內,按照目前國內的軍工原料生產能力,這些機器設備也無法發揮更多的作用。更何況,在某些人的眼中,隻要能買到還是不要自己造的為好。現在軍火買不到,但是軍工原料隻要有錢還是能買得到的。

國民政府的求財若渴,隻要錢不要設備,讓美國人將這筆錢花到美國國內的希望落空。盡管為了避免中國經濟徹底的崩潰,美國最終還是在幾天之前決定提供了這筆貸款。但是讓這些機器設備閑置在國內,也不符合美國人一向的利益。

而這個時候,正趕上楊震提出了交換條件之中,有相當大的一筆資金要訂購軍工設備,以及各種機械。急於處理這批機器的美國政府在接到美國大使館的報告之後,立即指示將所有英國人挑選剩下的機器設備,不管有用沒有用,全部以一折的價格賣給了輝瑞公司。同時動用手段,讓輝瑞公司以不超過實際售價三成的價格出售這批機器設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