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決定(2 / 2)

楊震自信沒有現任英國首相丘吉爾,那股子寧願坐視一個城市在長達十個小時的狂轟濫炸中被夷為平地,居民死傷慘重,也不肯冒著英軍破譯德軍密碼成功的消息外泄的風險增強那裏的防空實力的魄力。

一時之間楊震處於兩難境地。是戰略服從與戰術,還是戰術服從與戰略,對於楊震來說卻是相當的頭疼。不同意意味著自己部隊將要付出血的代價,但是同意對於自己的戰略目標來說,卻是一個相當嚴重的損失。

讓蘇聯人在半年後的蘇德戰場多流一些血,甚至最好把血流幹,盡可能使恢複能力極強的蘇聯人在短時間之內無暇東顧,並且在戰後對中國有所需,是楊震在今後對蘇一個重要的戰略目標。

空氣燃料炸彈除了對付堅固工事之外,這種武器最大的威力就是對付裝甲集群。雖然單一一種武器不可能會完全的改變戰爭的結局,但是卻會改變一場戰役勝利的天平。而這種天平,卻可以左右戰爭的進程。

同意與不同意,在楊震的腦袋裏麵鬥爭了良久,最終戰略上麵的原因還是占據了上風。楊震最終還是決定不同意杜開山的請求。而此時的楊震還不知道,自己因為這個在他看來有些冷血的決定,已經從一名單純的軍事指揮員走到了戰略家的層次。

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看似很簡單的差別,卻並不是一道可以隨時跨過的門檻。很多人可以是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但是在戰略層次上卻是一輩子也跨不過那道看似簡單的門檻。

此時的楊震,眼光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集中在戰場之上,更多的已經是戰場之外了。如果說之前他所做的那些決定,還因為有比別人多幾十年的見識的話。現在他已經開始將自己擺在戰略層次上思考問題了。這就是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和一個戰略家之間的區別。

在征求了郭邴勳其他幾個人的意見,得知在哈爾濱繳獲的那門日軍四百一十毫米超級重炮因為操作過於繁瑣,至少在短時間之內無法使用的結果後。楊震親自給杜開山起草了一封回電。

在回電上,楊震直截了當的告訴杜開山,鑒於日軍東寧要塞所處的地理位置,現在使用一些新式武器是不恰當的。而且這些新式武器由於受到生產能力以及原材料進口因素的製約,產能很低。現在還不到大規模使用的時候。

想了想,楊震將自己在後世了解到的一些對於要塞群的攻堅方法,都轉發給了杜開山。尤其是幾年後的鬆山戰役那樣艱苦卓絕的攻堅戰的一些經驗,都轉給了杜開山。那裏的工事群密度以及火力、堅固程度雖然不如東寧要塞大。但地形之複雜,還在東寧要塞之上。

這些經驗,加上之前對密山廟嶺要塞、鹿鳴台要塞的攻擊積累的經驗,對於杜開山應該會有一些幫助。除了有些東西還不到曝光的時候之外,楊震還有一個想法就是不想讓自己部隊養成單純依靠火力和新裝備的習慣。

發完這封電報,楊震轉過頭對著身邊的郭邴勳道:“老郭,你說我的這個決定是不是做的有些過於冷血?隻是為了一件新式武器的保密,寧願讓自己的幹部、戰士去承擔原本不必要的傷亡。希望這次東寧要塞攻堅戰下來,三縱不要傷筋動骨。”

正在研究整補計劃的郭邴勳聞言,抬起頭來笑了笑道:“一號,如果從戰場態勢和單純的降低部隊傷亡來看,你這麼做的確有些過分。但是如果從全局來講,你做的沒有錯。這種新式武器是我們現在手裏麵不多的底牌,如果太早的暴露對於我們來說隻有壞處沒有好處。”

“最關鍵的這次對東寧要塞群的攻堅戰,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經驗。對於這種要塞群的攻堅戰,單純的依靠一兩支軍區直屬偵察營那樣的特種作戰部隊是不可取的。虎頭要塞和霍爾莫津要塞群的攻堅戰,隻能是一個特例。真正的攻堅戰,在大多數的時間還是需要普通的作戰部隊去完成。”

“之前密山廟嶺要塞以及鹿鳴台要塞攻堅戰,雖說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二者一是主要依靠新式武器去完成的。二是依靠繳獲日軍的重炮,從背後方向摧毀了日軍主要陣地完成的。真正的要塞攻堅經驗並不多。”

“對於我們大多數部隊還是純步兵,很多方麵缺乏經驗的部隊來說,能做到的就隻能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除了這一條路之外,至少目前我們沒有任何其他的捷徑可以走。這個立足點要找好,一旦錯過我們所需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