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頭疼的事情(1 / 2)

說到這裏,郭邴勳微微的遲疑了一下道:“新式武器受到原材料製約以及生產工藝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在我們的工業基礎還異常薄弱的前提之下,大規模的運用也並不是適合。尤其這種武器威力巨大,還需要對外嚴格保密的情況之下。提早過度曝光,隻有壞處而沒有半分的好處。”

“而單純的依靠重炮火力,在我們還無法生產所需炮彈以及備用炮管的前提之下,更是極為不可取的。”這些二百四十毫米重型加農炮、三百毫米要塞炮以及二百四十毫米重榴彈炮的炮彈,我們根本就無法生產,至少在眼下我們還無法生產。所有的幾千發炮彈全部依賴繳獲,一旦使用光了那麼今後又該怎麼辦?”

“至於您拒絕的其他原因,我想還是有您的道理的。不過,僅僅單純不能讓部隊養成過於依賴火力支援習慣,同時要讓部隊學會在形勢變化的情況之下,用腦子打仗這一點我就認為您沒有做錯。”

“盡管這種學習,很多的時候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但這也正是您之前說過的,成長所必須的要付出的代價。有很多的時候,拒絕不是一種傷害,而是一種幫助。我們都應該學會拒絕。”

聽到郭邴勳的這些話,楊震若有所思的微微點了點頭,站起身來在屋子裏麵踱了一會步後道:“老郭,我是不是應該去一趟東寧前線,看看那裏究竟該如何下手合適?我有些擔心傷亡過大,會傷到三縱的元氣。畢竟這場攻堅戰,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考驗。”

對於楊震要親自趕去東寧一線指揮的想法,郭邴勳淡淡一笑的道:“一號,你有些著像了。當初您是怎麼和我們說的?到了您這裏,怎麼就沉不住氣了?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這可是您經常和我們說的。”

“密山之戰,您已經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隻能靠他們自己領悟了。今後我們要麵臨的類似情況很多,您不可能每次戰鬥都到現場去指揮。而臨場處置,也是考驗一個高級指揮員的最基本的功底。在之前已經取得過類似經驗的前提之下,如果這個考驗都過不了,還是隻能死打硬拚的話,那麼這個位置我們就該考慮換人了。”

說到這裏,郭邴勳語氣微微一變,嚴肅的道:“而且就我認為,如果真的獲得類似的經驗,就算付出的代價大一些也不是不能接受。不說別的,東寧南邊的琿春境內,日軍就有一個大型的要塞工程正在抓緊施工。”

“而且通過審訊日軍第一師團戰俘得知,日軍在興安省的海拉爾地區也正在修建一個大型的秘密要塞群,這還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在整個東北,不知道的秘密工事群究竟有多少,除了日本關東軍之外,恐怕誰也不清楚。”

“這樣的攻堅經驗,就是花再多的代價我們也必須獲得。從虎頭要塞到鹿鳴台、東寧都在一線,而且有日軍修建的輕便鐵路可以利用。但是今後有一天,如果我們遇到日軍道路更加困難的西部要塞群,重炮無法運用又這麼辦?”

“況且,這個要付出的代價也不見得大。他杜開山之前已經有過一定的經驗,他現在是關心則亂。見到別的戰線都偃旗息鼓了,就剩他這邊還在打。還無法快速解決戰鬥,感覺到麵上無光而已。這個家夥他不是沒有這個能力,現在隻是有些急躁了。”

郭邴勳的這一段話,倒是提醒了楊震,自己也顯得有些急躁了。想明白了,楊震也就一笑了之。想了想,給杜開山又追加了一份電報。而這份電報上,楊震隻寫了四個字:“穩紮穩打。”

發完了這封電報後,楊震和郭邴勳很快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大戰剛剛結束,部隊的整補、布防事情太多。楊震現在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關注單一一個戰場。而且他對杜開山和王效明的能力,心裏還是有數的。

如果以他們兩個人加在一起,還始終無法拿下整個東寧要塞群僅剩的勝洪山、勳山以及朝日山這三處要塞群。或是死打硬拚,為了這麼一個要塞群給部隊造成重大的傷亡,那麼他們的這個縱隊司令員也該當到頭了。

不過在想了想之後,楊震還是決定將馬春生調到東寧協助作戰,將整個牡丹江地區的清剿行動交給劉長順負責。同時調整了一下部署,將陶淨非所部調到了雙城。將一縱隊調到齊齊哈爾駐防。

在調整完整體部署後,郭邴勳猶豫了一下還是對楊震道:“一號,您看這次我們的戰果雖大,但是部隊傷亡數字也是之前從未有過。到目前為止,不算東線作戰,單單一縱和四縱,就傷亡三萬餘人。而隨著新的基建設施不斷的興建,我們的勞動力已經呈明顯不足的狀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