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2 / 2)

看著楊震說這句不會再給他們機會時候意氣風發的臉,李延平皺了皺眉頭道:“老楊,不是說咱們中國都是貧油國嗎?這麼東北還有石油?這我可從來沒有聽說過,我在關內與這些美國人打交道的時候,他們可是一口一個貧油國。”

“你老兄是怎麼知道,咱們東北遍地是石油?要知道就我所知美國人在奉係軍閥統治時期,可就是勘察過的。而且日本人無論是九一八事變前,還是九一八事變後,都曾仔細的勘探過,什麼也沒有發現。你老楊的眼睛總不會比美國人的那些儀器還好使吧?”

對於李延平的不信,楊震笑道:“政委,你別管我是怎麼知道的。我隻能告訴你,中國是不是貧油國那得跟誰比。別的地方咱們就不說了,單單咱們東北的石油如果全部開發出來,我跟你保證絕對不會比現在的蘇聯石油產量低。至少滿足小鬼子的需要是綽綽有餘了。”

“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堅持進口全套的采油設備的原因。你看吧,等咱們形勢達到我想要的時候,我保證給你一塊高產油田。而且,這塊高產油田就距離咱們不遠的鬆花江邊上。隻要開發出這個油田,咱們今後用油就不用在花錢去買人家高價的產品了。不過現在這個事情還需要保密。隻是你我,噢,還有小袁同誌三個人知道。”

說到這裏,楊震站起身來看了看,牆上與作戰地圖並肩掛著的那張繳獲的日本人繪製的所謂滿洲資源地圖後,對著李延平道:“明天你們與美國人談細節的時候,我列的清單上那些重點東西無論如何一定要搞到手。尤其是那些電子產品和生產電子產品的設備一定要搞到手。”

“咱們原來進口的德國生產線,都是德國淘汰下來的,生產的產品不是很穩定,對原材料浪費也大。中間不少關鍵的設備還被江北調換為他們自己生產的次品。我們的無線電廠能不能升級換代,就看你們這次談判了。”

“還有雷達,美國能出口是最好,如果他們拒絕出口,有了這些生產線我們可以自己製造。我們要建立起自己的工業基地,防空任務異常的重要。否則我們這點家底還不夠日本人幾次轟炸的。”

“現在最基本的鋼鐵廠和汽車生產線既然已經談定,那麼下一步的重點要放在大馬力的車用柴油機以及汽油機的生產線上。至於汽車他們提供多少,我們就要多少。還有專家和技術工人,也是一樣。沒有專家和技術工人,那些東西就是賣給我們,我們也不會使用。”

“政委,今天的談判隻是打下一個基礎,明天的談判才是關鍵。有句話叫做細節決定命運,我們今後能不能建立起獨立自主的國防工業就看明天你與他們的細節談判了。汽車、鋼鐵、冶金,還有那些生產機器的設備,是一個國家國防工業的基礎,也是我們今後能不能將這場戰爭打下去的基礎。”

“至於飛機和發動機生產線,如果實在談不下來就先掛著,等美國國內有了答複再說。其他的物資,尤其是汽車和鋼材還有化工產品、電子元部件一定要催促他們抓緊時間供貨。

“此次作戰由於我們彈藥消耗過大,原來儲備的炮彈用鋼,現在已經出現數量不足。江北答應的以貸款的模式提供的鋼材和高爆炸藥,現在又遲遲不能到位。盡管總指揮再三催促,但對方依舊無法交貨。”‘“現在對於我們來說,如果兩個月之內再補充不到炮彈用鋼,我們隻能停止炮彈的生產。其他炮彈倒是無所謂,火箭炮以及日式火炮的炮彈到時候,將會出現全麵的緊張。所以鋼材和汽車,一定要督促他們越快越好。最好一個月之內能夠運到。”

“我也知道量力而行的道理,但是我們現在可沒有這個時間去拖延,更沒有資格去按部就班。世界形勢,還是我們自身的形勢,都不允許我們磨磨蹭蹭,小心謹慎。摸著石頭過河,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奢望。現在能做到的就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寧肯讓設備等人,也決不能讓人等設備。”

“政委,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明年十二月份之前,也要完成各項工業的基建和設備安裝的事情。就算砸鍋賣鐵,累的吐血,也要在明年上半年之內,將所有的工業機器和設備全部進口到位。”

“現在這個機會,也許是我們最後一個機會了。等到了明年也許我們就是想進口這些機器設備,美國人也答應出口,恐怕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就算美國人答應出口,一旦歐洲戰局出現變化,江北參戰,我們所有的運輸途徑也都會被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