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李延平麵色不善,在轉頭看了看自己隨行的車隊汽車身上的彈洞,馬上便明白了自己這個搭檔這氣是從那裏來的楊震微微一笑,搶先上去一把握住李延平的手道:“政委,中央可算放人了。這段時間你不在,可把我們都給想死了。“
看到楊震少見的一副無賴樣子,本來有些生氣的李延平卻是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麼好。隻得指了指他的鼻子道:“你呀,總是不聽勸。看你車身上的彈洞,這路上又遇到什麼麻煩了吧?你什麼時候能聽進去些不同的意見,不拿自己的安危當回事?”
聽到李延平的埋怨,楊震微微笑道:“老李,隻是路上碰上了幾個不開眼的劫道的,你放心沒有什麼大麻煩。幾個小毛賊而已,我的這個警衛連你也不是不知道,打發他們還不是手到擒來?”
話音落下,卻看到李延平聽罷自己解釋後,非但沒有放鬆反倒是越來越嚴肅的臉色,楊震撓了撓頭道:“我說老李,你放心我下回一定注意。我這趕了一夜的路,連早飯還沒有吃,你總不能讓我餓著肚子吧。”
李延平見到這個家夥又是這個做派,隻得先將這個家夥帶到辦公室,讓警衛員去把飯端過來後,才無奈的搖了搖頭道:“我可跟你說了,上回你遇襲的事件中央非常的重視。這次回來,專門指示如果你再有不顧自身安危,輕易冒險的舉動,我有權限向東北局常委會提出建議,製止你上一線。”
趕了一夜的路,楊震的確還有些餓了。幾口吃光一個大餅子,又一口幹掉一大碗糊糊粥後才道:“老李,你放心吧,依蘭的事件不會再上演了。我保證下不為例還不行?你趕快和我說說,這次回來都有什麼收獲?”
盡管還想說這個家夥兩句,但看到楊震一副著急的樣子,李延平心有有些軟了。想一想,還是先答複他再說。李延平親自起身將辦公室的門關上後,才道:“我這次回來,不是我一個人回來的。”
“這次與我一同回來的還有美國駐華使館的一個少校武官、英國駐華使館的一個上尉軍事參讚。他們是來專門考察我們作戰的。另外還有一批美國製藥商的代表,是想和你談談盤尼西林技術出售的問題。”
“除了這些駐華武官以及外國商業代表之外,還有按照你在電報上要求,中央從到延安參軍以及在重慶到八路軍辦事處,希望來東北抗戰的大學生中抽調的一批化學和物理專業知識,還有工科畢業的人才。”
“這些人才都是中央通過地下黨,從遷移到大後方的各個大學生,主要是西北聯合大學以及西南聯合大學畢業生中動員,以及主動去延安或是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報名的。另外還有一部分是敵後部隊動員的因為各種原因滯留在淪陷區,主要是平津兩地的大學教授。
“為了支持東北抗戰,組建自己的軍工隊伍。中央這次冒了很大的風險,晉察冀軍區和山東軍區花了很大的代價,從滯留在平津兩地和濟南的齊魯大學等一些教會大學和私立大學中,也動員出一批應屆畢業生參軍。”
“新四軍那邊從上海也動員了一批人才,不過因為路途過於遙遠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抵達。這批人才大約有五百多人,已經現在已經全部通過空運抵達有四百多人。這些大學生現在正在蘿北等待分配。”
聽到李延平的描述,楊震微微一愣。他沒有想到自己向中央提出不能全部依賴江北,要組建自己的軍工研製與生產專業隊伍,會得到中央這麼大的支持。就算新四軍從上海動員的人員不到,就這四百多人已經是一大筆寶貴的財富了。
對於那些外國武官和商業代表,沒有引起楊震多少興趣,但是對於這批中央想法設法動員來的高級知識分子,楊震的興趣卻是相當的大。這批人才的到來,可算是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有了這批高級知識分子,自己就不用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自己搞出的那些什麼燃料空氣炸彈、凝固汽油彈,也不會隻能按照自己記憶中的原材料,以及原料對比,照貓畫虎甚至是生搬硬套了,隻能邊摸索邊幹。火箭筒也可以搞出威力更大的錐形裝藥了。
搞一架電子幹擾機也不會差點把根據地內唯一一個物理學家熊大縝給逼瘋了,卻是隻搞出一個不倫不類的半成品。有了這批人在手,再加上自己領先幾十年的先進理論,不愁造不出好的武器裝備。
而且有了這些人才,自己心中擬定依舊,卻因為缺乏人才而遲遲無法成立的,專門用來培養自己軍工研製隊伍,以及研究各種部隊需要裝備的軍區直屬理工大學終於可以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