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1 / 2)

經過將近十餘個小時焦急的等待,終於接到易良品按時抵達的回電,王光宇與陳翰章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立即給已經趕回依蘭珠山前指的楊震發報,彙報了易良品已經成功迂回到位的情況。

接到王光宇的電報,表麵上看似平靜,實際上一顆心也一直在懸著的楊震徹底的鬆了一口氣。第六師團的退路被切斷了,下一步就看前線的王光宇和陳翰章兩個人的發揮了。雖說計劃到目前為止還很順利,但對於楊震來說,這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而已。

之前的勝利,不代表今後依舊能夠保持下去。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沒有人可以分擔自己的壓力。甚至沒有人能夠配合自己,關內戰場對日軍,尤其是關東軍的牽製雖然也不小,但這種牽製是有限的。北滿距離關內實在太遠了。

而且在楊震內心中,現在還有一個讓他多少隱隱有些不安,卻無法說出口的想法。自己的到來已經改變了太多曆史的進程和人物的命運。太平洋戰爭還會像自己所熟知曆史那樣如期的爆發嗎?楊震心裏絲毫沒有底。

如果美國人不參戰的話,一旦蘇德戰爭爆發,外購物資的渠道全部被切斷。沒有了持續大規模持續的軍工生產能力的自己,能夠堅持多久?沒有了鋼鐵、汽油以及各種軍工原材料等一切必要補充的自己,真的還有徹底打敗日軍的希望嗎?

自己改變了中日戰局,但卻改變不了歐洲戰場上的態勢。在西歐作戰中大獲全勝的德軍,恐怕現在已經開始東移了吧。

自己現在雖然打下了一大片的根據地,部隊也從前年從哈爾濱突圍時的兩三百人劇增加到現在的僅僅野戰部隊就近十萬之眾。炮兵、裝甲兵、航空兵齊全。盡管裝甲兵和航空兵都還在訓練,但參戰也是早晚的事情。但這些距離要徹底的戰勝日軍差的還很多。

日軍無弱旅,這是楊震自穿越回到這個時代後,與日軍交手的第一印象。自己能走到今天,從當初的幾百人發展到十餘萬裝備精良的部隊,與其說是部隊的真實戰鬥力超過日軍,還不如說是自己五分的努力,加上三分的幸運外加上兩分先知先覺。

關東軍雖然剛一開始因為七三一部隊的事情,對自己很重視。但卻並未從根子上改變對自己的印象。起初的輕敵,再加上一係列的戰術失誤被自己準確的把握住,才帶來今天的局麵。但這絕對不能說日軍的戰鬥力差,不堪一擊。

自己所遭遇的日軍不管任何一支部隊,其戰意之頑強,技戰術之強硬,戰術指揮能力之強,單兵素質之高,為自己前後兩世之罕見。最起碼自己在後世遇到的那些,無論是外軍的特種部隊,還是某些所謂的霸權大小國,夜郎自大,自以為天下第一的軍隊還沒有一個能夠比的上。

即便是被稱為軟柿子的第四師團,其單兵以及下級軍官素質之高,都是其他軍隊難以比擬的。他們之所以被稱為軟腳蟹,並不是軍事素養上不行,而是因為其自身的戰鬥意誌薄弱。

自己能走到今天的地步,並非是自己部隊的軍事素養真正的超過了對手。很多時候戰場上決定勝負的原因很多,就像幾年後,即便到二戰結束時蘇軍的綜合素質還是無法與德軍相比,但卻仍舊打贏了蘇德戰爭一樣。

無論什麼時候,輕視這支失敗雖然帶有一定的必然因素,但偶然因素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戰力強悍的對手,自己會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的。在每一場戰役中自己哪怕一個細小的疏忽,都可能將眼下來之不易的局麵斷送。

壓力很多的時候是動力,但更多的時候總歸還是壓力。後世自己看解放戰爭傳記的時候,總對其中描寫戰時各大野戰軍統帥當時都是高度緊張,經常失眠不以為然。當時四大野戰軍那個不是人才濟濟的,有了得力的部下,主帥還用的著那麼辛苦嗎?

可當真正的身臨其境的時候,楊震才發現這不是部下得力不得力的事情。一場大戰下來,從策劃到實施。從每一個縱隊、師的位置,甚至行軍路線都要去思考。每一場大戰下來,楊震都有股子精疲力竭的感覺。

站在珠山的頂峰看著南邊地平線處熊熊的火光和隱隱約約傳來的密集炮聲,楊震知道那是一旅在對日軍第六師團展開強攻。今夜是整個西線戰局最關鍵的一夜,自己的後續計劃能不能達成,也要看今晚的占據。

沉思良久,楊震最終還是決定不幹涉,今晚放手讓王光宇他們去打。現在自己應該學會的是駕馭戰局的能力,而不是替代那些一線的縱隊司令和旅長,去指揮一場戰術級別的戰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