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1 / 2)

這次長途迂回穿插作戰,讓易良品對眼下部隊的通訊手段,可謂是感慨良多。要知道在紅軍的時候,一個軍才有一部電台,至於師以下,包括師能用上電話的時候都極少。除了一方麵軍的幾個主力中的主力師有電台之外,無論哪個方麵軍,大部分時候都是靠騎兵通訊員,甚至是徒步通訊員來回傳達。

因為通訊手段落後,在戰鬥中,因為通訊員犧牲或是別的原因,貽誤戰機的例子,易良品閉著眼睛都能信手拈來。為了保證戰時命令能夠準確無誤的傳達下去,當年紅四方麵軍曾經有一個近似乎不近人情的規定:“通訊員要是不能在指定時間將命令送達,是要槍斃的。”

即便改編為十八集團軍,也隻有旅一級的才有電台。這還得是主力旅和分區,新成立的新編旅還沒有。易良品在紅軍的時候,就幾次因為傳達命令的通訊員犧牲或是失蹤,而沒有能接到命令。

就這些加在一起總共幾十部十五瓦和五瓦電台還是沾了山西作戰失利,在大量物資無法運走的情況之下,一向小氣的那個山西王迫不得已大方的光。當時總感覺自己發了大財的十八集團軍的幹部,調來東北後才發現自己那點東西根本就拿不出手來。

本來與紅軍時候相比已經算是財大氣粗了,可到這邊後才發現,這邊一個團就有一部十五瓦日式電台,五部五瓦電台。每個營戰時都則都配備一台五瓦九四式短波電台。後來又陸陸續續下發了兩瓦的營團級相互聯絡使用的報話、報務兩用機,連級部隊使用的步談機。

直到現在每個營都有一部五瓦短波電台、一部兩瓦報話、報務兩用機。團有十五瓦電台和五瓦電台各一部,兩瓦所謂七一型報話、報務兩用機三部。而旅一級則由一部五十瓦電台、十五瓦電台兩部、十五瓦報報話、報務兩用機兩部。五瓦電台和七一型電台各三部。兩瓦的步談機更是直接配備到連一級。

每個旅上可以直接與總部直接通話,下可以直接與連一級通話。而營一級在戰時可以直接呼叫團級,必要時候甚至可以直接呼叫旅一級炮火的支援。甚至每個連,都可以直接呼叫上級火力支援。

這種通訊規格,別說在以苦著稱的十八集團軍。就是一向以財大氣粗聞名國內各派係的國民黨中央軍,也沒有這個標準。要知道,即便是國民黨中央軍中也隻是有團一級在戰時,才能配上一部五瓦的戰術電台。

而且全部都是隻能單純的進行報務的電台,像這種拿起來就能像電話一樣直接通話的電台也沒有。最關鍵的是這些所有通訊設備,都是自己生產的。即便是損壞了,很快就可以補充。

易良品調過來的時間長,經曆過此次軍區通訊設備換裝,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後調來的那些幹部,尤其是今年調過來的那些幹部,見到吉東軍區連一級都配備了可以直接密語通話的無線電台,差點沒有驚掉下巴。

不過現在通訊是方便了,但易良品也知道這些東西總部一定會嚴加控製,會采取任何手段不會讓他落到日軍手中。易良品曾親眼見到被挑選去總部學習的那些通訊員,回來後,總是隨身全部都攜帶著一小罐的煤油和一種外型很特別的手榴彈。

後來再他再三追問下,現任總部通訊部長的四方麵軍老戰友才告訴他,這是一種特製手榴彈。從拉弦到爆炸,隻有兩秒鍾。這些通訊員身上帶著的煤油是給他們燒毀密語本子的,而那個手榴彈是用來給他們銷毀步談機用的。

雖說老戰友沒有明說,但易良品也知道,給這些通訊員配發這種手榴彈不單單是為了銷毀電台用的,是要使用電台的人一起銷毀。這種手榴彈從拉弦到爆炸隻有兩秒鍾,幾乎是拉弦就爆炸,沒有幾個人能躲的開的。

看著身邊的通訊員正在那種兩瓦七一型電台前忙碌,不時的與正在小心翼翼的向采伐大棚靠攏的二團部隊溝通,以及不時的在追問炮兵的進展。聽過原四方麵軍總部電台那位參加過西征的老戰友說起過無線通訊保密重要性的易良品搖了搖頭,將縈繞在腦海中那一股子說不出的意味丟到一邊。

盡管之前在訓練中對這種兩瓦報話、報務兩用機已經很熟悉了,但當從耳機中聽到部下清晰的準備完畢彙報聲後,易良品在幹淨利落直接用明語下達了開始的命令後,心中還是一陣的讚歎。

易良品為了盡快通過采伐大棚可謂是做了萬全的準備,隻是這個結果讓他感覺到很意外。那個身為軍區炮兵副司令馬其昌愛徒的炮兵營長技術過硬,首發便做到了準確命中。一發七十五毫米山炮彈,將那間外邊安放著電台天線的房子連同裏麵的人一起送上了西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