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無線電幹擾飛機(1 / 2)

對於這種手榴彈的威力和這種衝著、衝著開始狂丟手榴彈的打法,與楊震部隊打過交道的日軍老部隊都不陌生。可對麵還是第一次與楊震部隊交手的第十師團卻是不了解。等手榴彈砸到腦袋上的時候,發覺不對的時候卻是已經晚了。

首先接敵的第十聯隊第三大隊第一中隊在這陣子平均下來每個日軍都能攤上兩枚手榴彈的彈雨中,當即被炸成了殘廢。四處橫飛足足撂倒了一半的人,剩下的一半還沒有從彈雨中清醒過來,一頓狂掃的輕機槍與衝鋒槍子彈便劈頭蓋臉的又打了過來。

還第一次見到這種打法的日軍這個一個中隊,還沒有與對方正是接觸,就這麼稀裏糊塗的丟掉了一地的屍體和傷員,怎麼衝上去又怎麼退了回來。等退回來的時候,一個整編的中隊剩下的人數,倒是正好可以勉強縮編成一個小隊。

在快速的打垮了日軍先頭中隊後,占了便宜的林永健,絲毫沒有遲疑的將所有的兵力全部投入到了近戰之中。衝鋒槍與上了刺刀的法式步槍相互配合,組成了相當有效的戰術組合。

要知道,這種組合杜開山可是下了狠功夫訓練的。那個營連長,不管是誰,考核不合格,一律就地免職。在三團當團長的時候這樣,當旅長的時候也這樣,如今到了四分區當司令員還是這個要求。

而在中國無論什麼年代,無論什麼事情曆來隻要上級重視,並和自己的職務掛鉤,一般效果都會比平時的再三要求要好的多。杜開山幾乎變態的要求,讓他的部下在戰術訓練中可謂在全軍都是首屈一指。

單論純白刃戰,杜開山的部下的確打不過日軍。但是若論這種戰術組合,杜開山的部隊在楊震手下絕對是一流的。一個小時激戰下來,宮下建一郎大佐敏感的反應再這麼打下去,自己要吃虧的。而且不是吃小虧,是大虧。

在中國關內,與被他們蔑稱的所謂支那政府軍打過多年交道宮下建一郎,還是第一次見到有那支中國軍隊有這麼強大的火力,哪怕是近戰火力。之前的那陣子炮火,已經讓他瞠目結舌了,按照他的估計,單單砸在自己正麵的山野炮就足足有幾十門。

這哪是師團通報的一個旅三四門火炮的對手,單論火力皇軍也不過如此。而且雖然對方打出來的炮彈沒有都落在自己頭上,但作為一名優秀的日軍軍官,宮下建一郎還是敏銳的發現對手打過來的炮彈有不少在一百毫米口徑以上。

這些炮彈雖然沒有砸在自己身上,落到了自己身後,可宮下大佐清楚的知道這些炮彈究竟落到什麼位置上。後方哪些彈藥儲備地被炮火擊中殉爆的彈藥巨大的爆炸聲,就是在密集的槍炮聲中也聽得清清楚楚。隻要不是瞎子都能見到物資、彈藥殉爆時候,將半邊天都染紅的大火。

作為第十師團的一名老兵,在關內戰場上整整打了兩年多的他還是第一次遭受到如此猛烈炮火的打擊。其炮擊的力度,讓宮下建一郎以為自己遇到的不是火力貧弱的中國軍隊,而是那支歐洲軍隊。

不但炮火猛烈,就輕武器而言,自今天淩晨激戰開始,他就感覺到對手的裝備不是一般的精良。輕重機槍數量之多,他還從未在關內任何一支中國軍隊身上見過。而麵前這股對手,人數雖然不多,隻與自己大體相等。但其自動火器比例之高,宮下大佐還是第一次見到。

第十師團作為日軍老牌師團,近戰、白刃戰的能力,的確遠遠優於一般的中國軍隊。但並不意味著刺刀能夠戰勝子彈,還是那種速射武器打出來的密集子彈。更何況日軍所謂的白刃戰能力除了士兵身體健壯,以及手中的步槍槍身和刺刀都極長,適合拚刺之外。更多的威力是依靠戰術組合才能表現出來。

而在這場近戰中,自己的士兵剛剛背靠背組成戰術組合,就被對方手中的自動武器,一陣掃射不是給打散了就是直接被撂倒。雙方主力一交手,第十聯隊馬上便複製了先頭中隊的遭遇。被對手手中數量嚇人的衝鋒槍加上快慢機等自動火器,與步槍拚刺相配合,打的死傷累累。

雙方主力一接觸沒有多久,宮下建一郎就發現自己幹了一件蠢事。自己的士兵都是訓練極為有數的。不僅白刃戰能力強,射擊水平也極高。自己若是搶占一個山頭,依靠精準的步機槍射擊,就算打不出一個缺口來。但也肯定比在這裏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的強。

隻是想明白歸想明白,可兩支部隊已經死死的纏繞在一起,想要脫離卻是已經難上加難了。現在就算宮下建一郎再不想打下去,也隻能硬著頭皮撐下去。

知道眼前的這種情況再不想辦法解決,在這麼打下去,自己手中這不到一個大隊的兵力早晚會被對手將血放幹的宮下此時也顧不得危險不危險了。更顧不得被打的七零八落,正處於各自為戰境地的部下有沒有時間去架設電台,直接在戰場的一角架起電台,即是呼叫援軍,也試圖將自己被打散的部下重新聚集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