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了一下,楊震道:“中央調來的人中,武亭我要留下。此人是炮兵專家,炮兵經驗極為豐富。我要調他接替分身乏術的馬其昌,擔任炮兵副司令兼任炮兵教導團團長。至於其他人,你和一路軍商量之後再行分配。”
“不過那位二軍六師的師長兼政委不行,我看這個獨立師由關內調過來的金雄同誌任師長,二分區那位司令員崔石泉任副師長。金策同誌兼任政委,樸一禹同誌任副政委。金光俠同誌政治部主任,薑建同誌任政治部副主任。崔仁同誌任參謀長,樸德範同誌任副參謀長。”
“金雄同誌畢業於黃埔軍校原在新四軍任團參謀長,軍事經驗豐富。尤其擅長遊擊戰,我看足以擔任朝鮮獨立師師長的職務。樸一禹在關內敵後戰場擔任過縣長,擅長遊擊作戰,擔任這個副政委,並在金策同誌還要擔任東北局宣傳部長期間任代政委也是恰當的。”
“你去和楊總指揮、魏政委商量的時候,就說這是我的意見。既然中央不同意這個朝鮮獨立師繼續留在一路軍編製內,有意納入吉東軍區建製,我是東北局主管軍事的書記,有提名這個朝鮮獨立師指揮班子的權力。”
楊震嘴上說是商量,實際上不容拒絕的語氣,讓李延平在驚愕之餘也不禁苦笑。這個口氣叫商量嗎?再說有你這麼安排的嗎?這個要組建的朝鮮獨立師,可是一路軍出身的幹部、戰士占了絕大部分。
可你這指揮機構中,師長金雄、副政委樸一禹、參謀長崔仁是關內調來的。甚至沒有連一個從抗聯派去蘇聯學習後,調到關內工作的都沒有。能力怎麼樣先不說了,他們甚至連部隊都不熟悉。
金策就不說了,雖然是原三路軍調過來的,但是北滿的省委書記,現在更是東北局的宣傳部長擔任這個師政委倒也是資曆足夠了。可副師長崔石泉、政治部主任金光俠、副主任薑建可都是二路軍出來的。
崔石泉擔任過七軍參謀長、代理軍長、二路軍的參謀長,吉東軍區二分區司令員,這就不說了。原來的軍長任一個副師長,無論是能力和資曆也都夠了。政治部主任金光俠原來是二路軍警衛旅的政委,現在是司令部訓練部基礎部長。而副主任薑建是二路軍團政委出身。
原一路軍出身的幹部,隻有一個樸德範任副參謀長這個不掌握兵權的虛職,這說的過去嗎?部隊的主體除了少數原二路軍的朝鮮籍同誌之外,主要是人家一路軍抽調的,主要指揮員卻是一路軍的一個不用。你這輕飄飄的一句話就定了,有沒有想過一路軍的感受?
看著李延平聽完自己對這個連架子都沒有搭起來的朝鮮獨立師的人事安排後,一臉錯愕的表情,心裏搖頭:“李延平的眼光還是有限。還是沒有明白中央的調集大批朝鮮幹部返回東北工作的意圖,更沒有明白自己這番安排的苦心。”
看著一臉錯愕表情的李延平,楊震猶豫了一下後道:“這樣,在原二軍六師不是有一個叫做金成柱的師長兼政委嗎?讓他擔任這個獨立師的政治部副主任。至於薑建同誌,不是原來的一旅政治部主任嗎,那就調到他一分區任政治部主任。將李泰調到二分區任參謀長。”
說到這裏,楊震沉默了一下對李延平道:“你與一路軍商議朝鮮獨立師的人選時候,轉告魏政委一句話。就說我請他多看一下中日兩國幾次戰爭的經過,以及多考慮一下戰後東北邊防的格局。我想他們會明白我的意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