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頭等大事(1 / 3)

喝醉了的楊震,第二天清早一醒來,便揉著因為宿醉而頭疼的腦袋不由的呻吟了一聲。想起昨天晚上喝的連要與李延平單獨商量一些事情的事都給忘記了,不禁暗道:“這飲酒過量,果然是耽誤事情。”

因為宿醉顯得有些萎靡不振的楊震,在想起昨天夜裏因為酒醉耽擱了原本想要與李延平談的事情,連忙用涼水擦了一遍臉。感覺到清醒一些後,才讓小虎子在給他去打早飯的時候,順便將李延平找來。

典型關東漢子出身的李延平的酒量,明顯比楊震這個內外實際上也是地道的東北出身的人大很多。盡管昨天晚上也沒有少喝,甚至比楊震喝的還多。見麵的時候,精神頭卻比楊震好上太多了。

喝了一晚小米粥,感覺到胃裏舒服多了的楊震,看著不知道自己這麼一大清早便著急的將自己找來有什麼要緊事情,而顯得有些迷惑的李延平道:“政委,下午各級幹部就要趕回來,參加軍區召開的團以上幹部會議。”

“會後我們又要分別找各自幹部談話,今兒一天我們都不能有多少時間。明天我又要和老郭上前線,勘察地形,要在外邊跑很長時間。所以這才一大清早,就將你找來,有些事情想和你商議一下。”

說到這裏,楊震看了看麵前的李延平道:“政委,我有一個想法。你看這次我們在佳木斯繳獲了大批的日偽資金,目前財政的狀況有了一定的緩解。雖不能說徹底的緩解下來,但比以前那種拮據的情況,卻是好的多了。”

“我想以偽滿佳木斯師範學校,以及各縣的偽滿各級學校為基礎,在生產建設兵團各個支隊的駐地,以及各縣建立一批集中寄宿製學校,在根據地內實行普遍義務教育製。”

“讓軍區政治部製定一項規定,所有適齡孩子全部必須入校學習。全部學習費用、生活費,全部由軍區統一擔負。如果家長拒絕孩子入學,將承擔一定的責任,並要受到一定的罰款等處罰。”

“本來這項事情應該由地方政府執行,但現在東北工作委員會剛剛成立,地方政權還在鞏固階段,沒有實力也沒有精力來執行這件事情。我想還是軍區來執行好一些,等適當的時候,再移交東北局。”

“還有建立幾所實行供給製的保育院和完全寄宿製學校。將部隊幹部、戰士的孩子都收容進去,統一安排人照顧。還有烈士的子女,尤其是本地參軍烈士的子女,全部收起來由軍區統一供養。還有根據地內的孤兒,也要全部都收起來。我們的政策隻有一個,就是不能讓一個適齡的孩子失學。”

“隨著形勢的逐漸穩定,根據地的日益擴大,我們的幹部成家的也會越來越多。雖然是戰爭期間,但總不能連後代也耽誤了吧。年幼的上保育院,年紀大一點的進學校讀書。我們不能讓這些革命的後代出現散養沒有人管的狀況。”

“這樣有幾點好處,一是可以穩定軍心,讓幹部戰士在前方打仗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二,在生活補助不夠的情況之下,也可以減輕幹部家庭的負擔。三,也避免了讓敵人趁虛而入,在拿我們無可奈何的情況之下,對我們的家人下手。”

這些事情還是楊震昨晚上在感歎李延平家庭生活負擔重的時候,突然想起來的。這件事情,陳泊也曾經和他提起過,讓他按照延安保育院的模式,將幹部、戰士的子女統一收起來。一是讓幹部戰士安心作戰,不要為自己子女安全擔憂。二也是為了照顧好這些革命後代,避免出現他們因為父母的犧牲,而無人撫養,流落街頭的情況。”

隻是戰事繁忙,雖然覺得很有道理,但楊震一直沒有顧得上去仔細琢磨。但在後世曾經看過《啊,搖籃》這部經典電影的他多少對陳泊所說的有些印象,正好這次索性一並的解決了,也算解決了成家的幹部一個後顧之憂。

至於在根據地內實行普遍義務教育製,楊震早在發起佳木斯戰役之前,就已經想好了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實行普遍強製義務教育,改變整個社會知識結構,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

就連日本人這些侵略者,為了籠絡人心,尚知道在偽滿境內建立大批的所謂國民學校,自己總不能連那些兩條腿的畜生都不如吧。

說到這裏,楊震看著李延平,有些動感情的道:“政委,我知道這麼做會給根據地造成極大的財政負擔,但這都是後代啊。現在的確在進行著一場全民族的解放戰爭,但戰爭總有一天會結束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