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3 / 3)

要知道,原來野戰軍才三個旅的編製,加上三個軍分區,已經讓參謀人選捉襟見肘了。除了配給各旅的人選之外,作為軍區司令員的楊震以及軍區參謀長的郭邴勳,身邊的所有參謀加在一起還不到十個人。

而就這個十個人承擔了整個軍區的戰術、測繪、訓練、隊列、情報集成,甚至通訊、保密等所有的參謀業務。平時倒還好說,還能勉強的應付。但是一旦戰時忙的幾乎是團團轉,經常出現顧得了腦袋顧不了腳。

很多戰術上的問題,甚至最基礎的戰術問題,楊震與郭邴勳都要親自去抓。不僅浪費了很多本身戰時就很寶貴的時間,還牽扯了兩個人極大的精力。而一到戰時,參謀教導隊的學員們在充當教官的師兄們實在抽不出空來的情況之下,隻能被放了鴿子,按照教程自學。

原本就已經捉襟見肘的參謀人選,眼下部隊的規模整整翻了兩番,合格的參謀人員是更加奇缺。應急抽調部分連排軍官,不僅影響到了基層部隊的戰鬥力,而且這些沒有經過係統培訓的人員很多的時候根本就無法勝任。真正成了後世說的瞎參謀了。

盡管楊震不想承認,但在戰場一番較量下來,楊震也不得不承認,日軍高級軍官雖然很多的時候以蠻幹著稱,但其經過正規而嚴格培訓出來的基層軍官的確能力出色。基本功異常紮實不說,主動意識也極強。

日軍軍官除了應招的部分高中生外,很大一部分人經過了三年地方幼年軍校、兩年中央幼年軍校以及陸軍士官學校兩年總計長達十餘年雖然有些僵化,不適合戰時大規模擴軍,但嚴格甚至近似乎殘酷體製培養出來的日軍基層軍官的確可以在稱得上一流。

如果說二戰中的德國參謀軍官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參謀軍官的話,那麼經曆了十餘年專業培養的日軍基層軍官可謂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基層軍官。最關鍵的是,這些基層軍官並不像日軍高層那樣刻板、僵硬。技戰術水平,絕對是世界上第一流的。

正是有了這個認識,楊震才會想從日軍戰俘之中挑選部分可以為自己效力。至少可以充當各級技戰術教員。隻是出於形勢上以及安全上的考慮,才讓他不得不有所顧忌。

而成立假想敵部隊這樣在後世幾乎所有軍事強國中普遍的做法,也是他早就有的想法。組織部隊在戰鬥之餘進行逼真而又嚴格的諸兵種合成訓練,並利用俘虜的日軍戰俘充當磨刀石,以在較短的時間之內提高部隊的技戰術水平。並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找出部隊訓練上的短板,為部隊的訓練、作戰、編成和裝備的調整提供第一手資料。

這個他構思中的大型綜合訓練基地,就是他仿造後世美國陸軍歐文堡訓練基地以及解放軍的白城訓練基地組建的。之所以選擇在富錦,是因為那裏地形相對複雜,基本具備了北滿地區的主要地形。而且有日軍修建的富錦要塞可以作為攻堅訓練基地。

這個富錦要塞雖然剛剛動工興建不久,就因為戰事的原因丟掉。但基礎設施卻已經修建完畢,各種工事已經大致成性。正是可以作為部隊攻堅訓練,以及製定攻堅戰術一個現成的訓練場地。

相對於對楊震這個思路有些不理解的李延平和高禹民來說,幾個人中唯一有過留學經驗的郭邴勳雖然也被楊震的想法震撼了,但他隻是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楊震這個想法的真實意圖。

想明白因果後,郭邴勳對於楊震這個使用日軍戰俘組建一支采用日軍原裝裝備以及戰術的對抗性的部隊,用來充當部隊訓練中的磨刀石的想法第一時間便表示了支持。甚至對於楊震想要使用日軍戰俘充當各級教導隊的基礎教員一事,他也表示了支持。

在郭邴勳看來,楊震的這種思路雖然顯得有些超前,但卻很適合部隊擴編在即的情況。在部隊擴編完畢後,以團一級為基礎建製輪番的拿這個日軍大隊練手,可以使新兵盡早的接觸到戰場。新編製的部隊也可以盡早的進入狀態,極為有利於部隊的盡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