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2 / 3)

“而建設這樣的一個關係到我軍後續發展的綜合性訓練基地,沒有一個經過實戰考驗,經驗豐富的指揮員是不行的。這也是我為什麼堅持調劉長順這個經過戰火考驗,並有過合成作戰經驗人去一分區擔任司令員的主要原因。除了生產建設兵團之外,首要任務就是組建這個綜合訓練基地。”

說到這裏,楊震看著麵前的被自己這個在他們看起來可能有些異想天開的想法,弄的目瞪口呆的幾個人,沒有在意的繼續道:“盡管我不想承認,但有一點我們卻是不得不承認,日軍的基層軍官的作戰素質,尤其戰場指揮能力,還是我軍相差甚遠的。

“我們隻有學習他們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短處,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更加有效的消滅他們。這也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一手手段。”

“說實在的,我還曾經想使用日軍戰俘中,正規的日軍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生作為我們各級教導隊,尤其軍事指揮員教導隊和為我們培養我們現在奇缺的參謀教導隊作為基礎教員使用。”

“盡管我不想承認,但現實卻告訴我們,日軍經過其陸軍士官學校嚴格而正規培養出來的基層軍官,其無論是指揮能力還是基本的技戰術水平的確遠遠的高於我們這些教導隊一類速成班培養出來的幹部。”

“我們各級教導隊合格的教員奇缺的情況之下,放著這些人不用,實在有些可惜。如果能從被俘的日軍軍官中選拔一些願意為我們效力的人員充當各級教導隊的教員,與全部由日軍原班人馬組成的這個假想敵部隊作為磨刀石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在短時間之內使我軍的素質在短時間之內有一個大的提升。”

“隻是有些擔心這些人耍滑頭,出工不出力,有意的歪曲教學內容,甚至會鼓動我們各級學員叛變,才沒有實施。不過,這些人盡管不能直接作為教官使用,但是編製一些基礎教材還是可以的。”

楊震做出這個決定並非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這個想法早在此次戰役之前就已經有了。而讓他產生這個想法的原因是部隊麵臨各級教導隊軍事教員奇缺,大多數隻能靠臨時抽調的各級軍事主官抱佛腳的現狀。

這也是楊震為什麼隻能集中抓營團級幹部教導隊和參謀人員教導隊。而將其他各級幹部的培訓放到各自部隊進行。因為他實在沒有精力,在各級軍政主官都不能長期脫離部隊的情況之下,兼顧太多。

雖然這些從部隊抽調出臨時抱佛腳的教官們,實踐經驗也算得上豐富,但理論基礎卻是極為匱乏。很多人甚至就是看地圖這種軍事指揮員最基本的功課,也是在老黑頂子秘營時才學會的。

在基層幹部的培訓之中,大多隻會拿著楊震編出來的教材照本宣科,最多再加上自身的實踐,也就是各自的土經驗。這樣教出來的學員,很多都是按照自己教員的經驗在帶兵,形不成一個統一的風格。但在現實逼迫之下,也隻能先暫時維持。

相對於水平參差不齊,但依賴自身經驗也好,照本宣科也好,但總算還能勉強對付的幹部教導隊來說。本身就是挑選參軍的偽滿國高學生組成參謀教導隊,雖然因為起點相對較高,而水平雖然要好的多,但在教員方麵更是嚴重的匱乏。

在培養部隊目前最缺乏的作戰參謀的參謀教導隊中,剛一開始教官、教材編成幾乎都郭邴勳一個人在幹。後來培養出部分人才後,情況才略微好轉,雖然依舊麵臨教員匱乏的局麵,但多少可以有人幫上忙了。

那些先期培養那些數量並不多的參謀,一方麵要應付部隊中繁重,因為人手不足而幾乎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工作。一方麵還要千方百計的抽出時間換班去參謀教導隊充當教員,為新入隊的師弟授課。

這樣兩頭兼顧,使得本身就人數有限的各級參謀,更加是分身乏術。在部隊開始大規模擴編的情況之下,本身就嚴重缺乏的各級參謀人才,現在已經成為擺在楊震麵前首選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