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自己團長的退路,李明峰不僅左手拎著大張著機頭的快慢機,右手拎著兩個蘇製F1手榴彈,帶著自己的警衛員在戰鬥中親自衝殺在一線。甚至首開紀錄,親手將兩個畏戰不前的班長槍斃掉,首開楊震所部執行戰場紀律之首例。
李明峰在這邊苦苦的支撐,不僅保障了何誌山的退路,還將將軍石一線正麵日軍大部分都吸引到自己身邊來,給何誌山的後續作戰行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讓那邊發起佯攻的二團的三個連,終於在苦戰之後,也找到了突破的機會,成功的突破了當麵之敵的阻擊。
對於李明峰的苦撐,王光宇不是不知道。在二團那邊取得突破之後,為了支援李明峰,王光宇立即將加強到那邊的炮兵中的團屬迫擊炮、步兵炮都調了過來。甚至將兩個團屬高射機槍連的一個也調歸李明峰指揮。不惜工本的硬是用迫擊炮彈在通道兩側編成一張密集的火網,盡可能的給李明峰最大的支持。
盡管大大的加強了火力,但李明峰那邊的形勢在日軍不惜血本,後半段幾乎是自殺攻擊之下,依舊卻是越來越吃緊。不僅臨時拚湊成的阻擊部隊傷亡慘重,就是李明峰本人在幾次與突入陣地的日軍進行肉搏戰時三處負傷。
在接到李明峰阻擊部隊已經傷亡慘重,如果在半小時之內不能增加一個連的援軍,整個阻擊部隊恐因為傷亡過重全線崩潰危險的報告後。知道能讓輕易不叫苦的李明峰說出這個話,形勢絕對是已經到了極為嚴峻的地步。
但現在可以說是已經山窮水盡,連最後的預備隊都投入進去,實際上已經是無兵可派的王光宇隻得將旅部內所有能拿得起槍的人都武裝起來,加上旅部警衛連僅剩的兩個班臨時編成一個連,都給李明峰派了過去。
當王光宇派出的增援部隊趕到後,看到王光宇連旅部的非戰鬥人員都派出來了,知道眼下已經可以說山窮水盡,手頭已經沒有任何可用之兵的旅長破釜沉舟的李明峰咬咬牙,直到戰鬥結束,也沒有再向王光宇提出過任何增援的要求。
王光宇不知道,他實際上現在麵對的並不是四十聯隊的部分兵力。他現在以手頭上僅有的殘缺不全,建製已經被打亂的七個連加上臨時編成了兩個連,總共九個連相抗衡的實際上是四十聯隊的主力。
而劉長順當麵的日軍隻是被四十聯隊撤換下來的野地支隊與二十四師團工兵聯隊、搜索聯隊加上四十聯隊的兩個中隊,以及輜重聯隊的部分兵力。此刻,四十聯隊實際上主要的兵力此時都集中在王光宇這邊。
雖然在反擊之前,王光宇已經摸清楚了日軍一線兵力的大致部署情況。但四十聯隊在午夜的兵力調整,卻是他還沒有掌握的。尤其這個剛剛被調過來的之前一直沒有參戰,一直在側翼擔任掩護的第三大隊,在最後時刻突然出現在正麵戰線,他根本就沒有料到。
四十聯隊第三大隊突然出現在將軍石一線正麵,直接造成了王光宇現在的苦戰。而在二十四師團部被劉長順打掉後,失去了統一指揮,實際上現在處於各自為戰狀態的日軍,雖然相互策應大大的減少了。
但卻正因為失去了統一指揮,而使得各自為戰的日軍無法得知其他地方戰鬥的情況。無論是王光宇還是劉長順所需要麵對的敵人兵力始終不見減少。
就像現在,無論是與王光宇激戰的小鬆崎力雄,還是再劉長順狀若瘋虎一般攻擊之下苦苦支撐的野地嘉平都不知道自己的後路已經被馬春生給切斷了。二十四師團存放在佳鶴鐵路要地新華街的物資已經全部丟失。而已經完成任務的馬春生正兜頭向他們的後背撲來。
打爛了日軍的統一指揮,卻給自己作戰計劃實施造成了一定的被動。原本計劃通過切斷日軍退路,以及後勤補給調動日軍的企圖,給反擊部隊帶來最大機會的企圖受阻,恐怕也是楊震當初在製定這個作戰計劃時候沒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