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1 / 3)

楊震為被王光宇調到戰場上的那些預備將來組建新部隊的骨幹傷亡而心疼的直跳腳,戰場上王光宇的日子卻過得有滋有味的。兩個臨時抽調並組建的連隊果然沒有讓他失望,至少表現要比那些群策山一戰過後,補充進部隊的沒有實戰經驗的新兵要好的多。骨幹就是骨幹,拋開軍事素養不說,單就豐富的實戰經驗就不是那些新兵可以相比的。

等全線反擊全麵展開後,首戰的順利讓王光宇很慶幸自己冒著司令員發火的這個巨大的風險,從三團抽調了一批部隊參戰。要不是有這兩個連,自己哪裏能這麼快突破日軍的防線?

實際上兩天來的激戰,對這個四十聯隊戰鬥力早就有了清醒的認識的王光宇實際上準備很充分。他早在兩天的激戰中已經將日軍的兵力部署、火力主要配置都摸清楚了。日軍的炮兵不用他操心,自然有軍區直屬炮兵對付。

但當麵日軍步兵火力以及兵力部署,那就是他作為一線指揮員必須要掌握的了。與四十聯隊激戰兩天下來,王光宇對自己這個對手的了解程度可比剛剛抵達,甚至還未來得及休整,便因為叛逃事件而倉促投入戰鬥的劉長順詳細的多了。

由於一旅在之前的戰鬥中傷亡過重,所以在楊震的反擊計劃之中隻擔任策應、助攻的任務,並未加強炮兵。一旅自屬炮兵在之前的戰鬥中幾次遭遇到日軍空襲,損失也不小,基本上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

除了之前一直被他慎之又慎使用,隻動用過幾次的多管火箭炮連之外,隻有四門旅屬山炮營的七十五毫米山炮作為支援火力。所以在自身目前兵力很單薄,火力支援也很薄弱的情況之下,王光宇打的在膽大之餘,還是相當的穩重。

郭邴勳並未說錯,王光宇擅自將自己的助攻改為主攻,的確有爭強好勝之心。但這並不代表他做的魯莽或是草率。說歸說,王光宇在實際行動之中,做的還是相當的穩重。

不僅在已經對將軍石一線地形了如指掌的情況之下,在攻擊發起之前幾次上一線陣地查看攻擊路線,親自選定攻擊路線,根據當麵之敵的布置,調整兵力部署。還在攻擊發起之後,親自在一線陣地組織火力支援。

這也是王光宇在兵力、火力都不占優勢的情況之下,為何能取得較大的突破的最大原因所在。

王光宇選定的攻擊發起路線,正是四十聯隊白天戰鬥之中損失最大,此時還在最前沿沒有撤下去休整的兩個中隊結合部。王光宇的這個攻擊點選的很準,在白天戰鬥中損失慘重的這兩個日軍中隊,由於兵力不足,在這個地方的防禦很薄弱。

他的戰術也很明確,就是以二團的兵力在一旅目前能集中的大部分炮火的掩護之下擔任佯攻。將一線陣地上的日軍大部分注意力吸引過去後,以一團經過臨時整合之後,眼下唯一滿編的連隊加上配屬的三團一個連組成突擊隊。在兩門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加上團屬步兵炮、九十毫米迫擊炮各兩門的掩護之下,從日軍這個兵力薄弱的結合部猛攻。

在劉長順二旅發起對將軍石一線日軍全線攻擊的同時,王光宇傾盡全力,集中所有能集中的兵力,甚至輕傷員都被他動員起一部分,對將軍石正麵之日軍部隊也同時發起了反擊。

在一旅二團率先發起幾乎不惜代價佯攻策應之下。晚於佯攻的二團五分鍾發起攻擊的一團,在步兵炮抵近射擊對日軍輕重機槍陣地進行壓製。一百二十毫米重迫擊炮與九十毫米迫擊炮組成遊動炮群,伴隨攻擊部隊對日軍步兵炮、速射炮進行覆蓋射擊掩護之下,僅僅用了十分鍾的時間,便從日軍兩個中隊的結合部撕開了日軍的防線。

在撕開日軍防線後,一團除了留下一個連加上後續參戰的一團其他由輕傷員、工兵以及團部勤雜人員組成的兩個連由一團政委李明峰指揮,在已經打開的攻擊通道兩側構築兩條堤壩,阻擋日軍反撲,保證攻擊通道的順暢之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