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槍械雖然看起來與您上次移交給我們的圖紙的那種槍械很類似,但其射擊精度要遠高於那種。但生產方式與工藝與那種武器相比,並未顯得複雜。”
聽著劉延東的介紹,在看著眼前這支後世的八一式步槍,幾乎一模一樣,除了槍托因為生產技術與原材料的問題改用了五六一式自動步槍的槍托外,沒有一絲差別的步槍,楊震感歎不已,仿佛回到了後世剛當兵的新兵營中。自己那時使用的就是八一杠一。
無論是在新兵營,還是下連後,甚至在特種大隊,每一個戰士對這種就是為了士兵研製的步槍都極為喜愛。反倒是對後來裝備的九七式五點八毫米自動步槍不太感冒。
後世使用過這種步槍多年的楊震熟練的端起步槍,壓上早已經壓滿子彈的彈匣以點射的方式分別打了立姿、臥姿、蹲式三種射擊方式。打完了整整兩個彈匣後,才放下手中的槍,閉著眼睛感受一下山寨貨與原裝貨的區別。
看著楊震親手實驗這種新式武器,無論是生產者劉延東還是管理者張鎮華心都懸了起來。除了對楊震那一手精湛,幾乎是彈無虛發的射擊技術讚歎不已之外,對他那一手不知道怎麼琢磨出來的單手換彈匣技術更是佩服到了極點。
楊震卻不知道身邊兩個人的心思,他閉著眼睛感受了好大一會,才睜開眼睛對身邊的兩個人道:“你們做的不錯,很不錯。生產出的這種槍精度極佳,並未比原型槍稍差。而且殺傷力並未減低。”
楊震沒有說錯,他手中這支根據他設計出的圖紙,由自己兵工廠製造的步槍,並未比後世自己使用的同類武器性能有減低。甚至因為鋼材的原因,槍的重量與射擊精度還要略好於後世自己使用的同類產品。
誇獎完劉延東,楊震把手中的槍支丟給一邊看完他精彩的射擊表演後,眼饞的看著他手中這款他們從未見過的新式步槍的李明瑞與董平道:“你們也試試,這種槍就是專門為你們設計、生產的。”
將槍丟給李明瑞與董平去感受後,剛剛轉過身的楊震又被劉延東拉到一挺外形古怪,身為輕機槍卻使用重機槍才用的彈鏈供彈藥的機槍麵前道:“這種機槍也是根據您的設計圖紙生產出來的。”
“其采用蘇製水連珠步槍使用的七點六二毫米全裝藥步槍彈,采用兩腳架與三腳架相互結合的射擊方式。在采取三腳架的時候,固定在導氣管上的兩腳架可以方便的向後折疊起來。”
“這種射擊方式極為巧妙,一挺輕機槍通過采取不同的射擊腳架,便可以承擔原本輕重兩種機槍的職能。甚至可以承擔部分高射機槍的任務。其適用範圍十分的寬廣。射擊精度也相當的不錯。”
“最關鍵的是這種機槍除了那個消焰器有些複雜之外,其餘的部件同樣生產簡單。機匣是那種步槍一樣,采用一點五毫米鋼板衝壓成U形,用鉚接和點焊裝配而成。機匣頂蓋也是用鋼板衝壓成形,在機匣前方用鉸鏈固定,在機匣後方通過一個彈簧鎖固定。”
“隻要有數量足夠的鋼材,這種機槍我們完全可以大量生產,替換極為不受現在部隊歡迎的歪把子機槍與笨重的九二式重機槍。司令員,如果那種需要特殊子彈的步槍您不批準大量裝備部隊,那麼這種可以完全方便的使用蘇式步槍子彈的武器,我請求您批準生產。”
對於這個廠長的請求,楊震看了一眼自己山寨出來的這挺性能極為優異的蘇製PK通用機槍後,笑了笑道:“你這不是將我的局嗎?你說我不批準你生產吧,怕你傷心。批準你生產吧,我們的手頭鋼材數量有限,生產出的武器,隻能先保證重點部隊的使用。”
“嗯,我想想。這樣你要是能把他改進成使用日製七點七毫米重機槍彈,我就批準你量產,並優先保證裝備主力部隊。蘇製口徑的彈藥咱們沒有多少,武器更少,犯不上為他們專開一條生產線。”
“部隊現在使用最多的還是日式口徑,我們又與日軍作戰,繳獲的彈藥也是以日式口徑為主。所以如果不能改進成使用日式七點七毫米機槍彈,我們根本就無法大量裝備。不過可先說好了,不能像給老大哥的那種武器那樣,改用了日式彈藥後,便總是卡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