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1 / 3)

對於郭邴勳的勸慰,楊震笑了笑道:“老郭,你放心我沒事。不過,這次戰役發起的雖然有些倉促,但對於我們來說,卻是不得不為之。沒有戰略回旋空間,等日偽軍大軍圍攻,我們連轉身的地方都沒有。”

“你也知道,死打硬拚不是我的風格。而在運動中尋找戰機殲敵,才能以最小的傷亡換取最大的勝利。要是被日偽軍壓縮到鶴立至蘿北這一帶這麼狹小的空間內,連屁股都調不過來,還談什麼運動中殲敵?”

“通過此次戰役,我們雖然打下了佛山、蘿北、綏濱、湯原、鶴立、鳳山全境,以及烏雲、綏棱部分地區。看似根據地的麵積擴大了,回旋空間也有了,但實際上並未能根本的改變我們目前的處境。”

“現在看日軍雖未對我大舉圍攻,但其表現出來的戰略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他們就是要將我們壓縮在鬆花江以西、小興安嶺以東這一片人煙稀少的地域之內。使我們失去兵員與糧食的補給,一點點的削弱我們的實力。”

“這幾個縣雖然麵積不小,但除了湯原人口稍多之外,其餘諸縣大一點的人口不過五萬,小一點的鳳山,全縣人口不過三萬。而最北麵的佛山、烏雲兩縣甚至加在一起都不到兩萬人。農業人口就更少了。在這種環境之下,我們別說獲得兵員補充,就是吃飽肚子都很難。”

說到這裏,楊震搖了搖頭道:“部隊的規模擴充了,但戰鬥力卻下滑了。人數上去了,需要的各種補給的數量也大幅度上升了。作為部隊的當家人,我們的壓力很大啊。我們不能走抗聯的老路子,被日軍壓縮進深山老林出不來,補給、兵員補充均無著落。餓也把自己餓垮了。”

“我們現在雖然物資還能維持一陣子,但由於我們所處的環境與形勢,使得我們必須未雨綢繆。不能等到現上轎,現紮耳朵眼。那樣,等到事情發生的時候,做什麼都來不及了。”

楊震喝了一口水,潤了潤幹渴的嗓子道:“不過老郭,有一點你算是說對了。我們從上到下都有些頭腦發熱,以為自己連續打了幾個勝仗便老子天下第一,將所有的日偽軍都不放在眼裏。這次的挫折可以讓他們,包括我們也在內好好冷卻一下燒到四十度的腦袋。”

說到這裏,楊震大手一揮,語氣堅定的道:“整訓,全體整訓。不僅僅新兵要整訓,老兵也要整訓。現在一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被解救出的勞工身體應該已經大致複原。我們要全麵恢複群策山時的訓練力度和製度來。拿出部分儲備彈藥,好好練一練。”

“鬼子留給我們的時間不會太多,隻有打勝仗,我們才能越打越強。隻有消滅了日偽軍,我們才能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要以實力作為基礎。我曾幾次說過,我們需要的不是一觸即潰,隻能打順風仗,不能打逆風仗的沙子堆成的部隊。”

“現在我們的裝備足夠滿足部隊的需要,與抗聯的缺槍少彈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了這麼好的基礎,在練不出一支鐵打的部隊,你我,還有那些團長、政委,還有何臉麵見人。”

“老郭你書法好,明天你就組織政治部那些秀才,寫上幾幅大字: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每一個團的訓練場上都掛上一幅。明明白白的告訴幹部、戰士,今天你在訓練場上的懈怠,明天在戰場之上是要用生命去償還的。”

說罷,楊震拿起電話,直接要通了在彭定傑隨總指揮渡江之後,暫時主持後勤部工作的政委張鎮華。讓他立即與張婷趕到司令部。

將張鎮華招來後,楊震直接開門見山的道:“你馬上調出六十萬發子彈,將三十萬發下撥給各個補充團。其餘的三十萬發撥付給各主力團,剩下的十萬發撥給兩個分區屬基幹團每團各五萬發。”

“另外,在調撥給炮兵團山野炮彈各三百發。各團屬迫擊炮、步兵炮彈按照每門炮十發的數量下撥。除此之外,你在調撥日式手榴彈四萬枚,全部調撥給補充團。按照每個新兵兩枚下發。”

聽到楊震居然要調撥這麼一大批彈藥,將剛剛發了大財不久的張鎮華嚇了一大跳。還以為馬上又要有什麼大的軍事行動的他連忙問道:“司令員,您這次下撥這麼多的彈藥,是不是又要有軍事行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