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1 / 3)

在日軍正在抓緊修建的位於鶴立縣興山地區,青嶺至細鱗河一線長達二十餘公裏的興山要塞群主陣地的陣地山外圍一處植被茂密的小山上,在一個全部配備衝鋒槍的警衛班嚴密保護之下,抵達這裏之後,未做任何休整,便靠前以便掌握第一手敵情的劉長順正與馬春生仔細觀察著敵情。

鶴立是北滿重要的煤礦產地,不僅大量出產對軍工生產極為重要的優質煤炭,而且也是日軍所謂的東北滿防線的重要一環。對於楊震來說,這裏更聚集著大量的被他視作補充兵員的各種勞工。

楊震將劉長順北進的第一個目標就定在了這個正在修建的興山要塞。隻不過楊震打掉這個日軍要塞工程,不僅僅是因為那些勞工。更重要的是這個要塞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猶如一隻擋路虎一般,正好遏製住楊震北上通道。對楊震今後的計劃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不打掉這個要塞,就算自己打通了與蘇聯的直線聯係,但這條交通通道也很難保證暢通。而且楊震也有將大本營遷移到興山的念頭。群策山基地已經暴露,位置也有些偏南,而且距離佳木斯過近。

根據楊震的戰略計劃,群策山一線應該隻是作為一個戰略支撐點。如果劉長順能順利的拿下興山要塞,直線距離並不遠,而且山地相連的兩地相互可以策應,互為支撐。

群策山一戰雖然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是也暴露出了部隊聚集一地,缺乏戰略支撐點的毛病,尤其是缺乏戰略縱深危險暴露無疑。

而對楊震來說,他要的戰略縱深並非是簡單的回旋餘地。更重要的是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這種情況之下,西邊山高林密,人煙及其稀少的小興安嶺自然不會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如果能順利的拿下興山要塞,對楊震來說不僅可以多一個戰略支撐點,將興山以北的蘿北完全作為自己的戰略縱深。而且對群策山一線也多了一個依靠,部隊的活動範圍要大的多。

正是出於這樣一種戰略意圖,楊震才將北進的第一個目標選擇在了日軍已經接近完工的興山要塞。按照楊震所知道的曆史,這個興山要塞此時雖然已經接近完工,但日軍還未能開始駐軍。其所謂的第十四國境守備隊要在明年才會組建。

如果不趁此時拿下兵力空虛,隻有少量的日軍看押勞工的警備隊與少量的偽滿軍警的難得機會,拿下這個規模龐大的日軍守備要塞的話。等日軍正式進駐之後,以自己目前缺乏有效的攻堅手段的情況,就很難在拿下來。

而且一旦日軍正式進駐,對自己打通北上的交通線也是一個極大的威脅。駐紮在這裏的日軍隨時可以西進或是北上切斷自己預定的生命線。反之自己如果拿下了興山要塞,這個堅固的要塞群,將會給自己提供一個南麵防禦的屏障。

接受到自己北進的第一個命令,劉長順不敢掉以輕心。盡管先行潛入的偵察一營已經提供了一些必要的情報。但發起攻擊之前,劉長順與馬春生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到前麵再去觀察一遍。

隻是兩個人一到興山要塞的外圍,便被這座規模宏大的要塞群給驚呆了。僅僅是暴露在山野之中的地麵以及半地下的軍事設施就蜿蜒達數公裏。而地下的建築究竟有多少,就隻能等戰鬥結束之後在仔細勘察了。

劉長順與馬春生觀察的極為仔細,甚至連望遠鏡中正在施工工地上的看守數量多少,帶不帶槍,有幾挺機槍,都反複觀察了幾遍。

在他們身邊,董平也同時在給他們介紹到已經偵察到的情況:“我們曾經捕獲了一名向山內送糧食的當地人,從他有限的口供之中得出了一些情報。雖然不多,但是可以推斷出一些情況。”

“從他口中得知被日軍強征,往工地運送糧食的本地居民從每天送的糧食數量來估計,整個興山地區共有勞工大約兩萬多,其中多數是從關內騙招過來或是關內的戰俘,少量是從本地抓捕來的所謂反滿抗日分子。他曾看到過身上穿著破爛軍裝的人過來搬取糧食。”

“不過具體多少,裏麵究竟是一個什麼情況,他也不清楚,他甚至都不知道這裏麵究竟是幹什麼的。他隻知道這一帶的山裏有日軍駐紮,至於這些日軍為什麼駐紮在這裏,他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日軍對此地警戒極嚴格。本地人送糧食,隻能送到南邊的封鎖線。過了封鎖線,由日軍自己組織勞工運送。本地人一旦擅自入內,格殺勿論。這個人數,他隻是從糧食的數量大致估算出來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