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3 / 3)

“我們重新修建了大量極為隱蔽的倒打火力點、交叉火力點。其梅花狀的防禦工事、交通壕、防炮洞。數量幾乎增加了一番。我們沿群策山一線還修建了大量隱蔽良好的陷阱。此外,我們手頭還有不少地雷,至少在正麵可以形成大密度的雷場。”

“日軍雖有原防禦工事部署圖,但這些防禦工事修建的極為堅固。我曾經看了一下,這些由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幾乎不計成本修建的防禦工事,其主要的防禦工事至少可以擋住住一百公斤航空炸彈的轟炸。其正麵的強度能抗住日軍大量裝備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的攻擊。”

“日軍修建這個秘密軍事倉庫的目的不是為了清剿、防備抗聯,而是為了將來的對蘇作戰使用。所以其工事抗打擊能力,是按照蘇軍火力配置來的,這些工事修建的極為堅固。其主工事,日軍七十五毫米的標準師團屬火炮根本就無可奈何。”

“恐怕當初日軍修建這個秘密倉庫的時候,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一天,我們會用他們修建的這些極為堅固的防禦工事反過來來對付他們自己。”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所有的家當都集中在這裏。除了戰鬥人員和必要的醫護人員之外,其餘的人員包括哪些準備用來組建被服廠的勞工家屬,都要立即的撤至青黑山腹地隱蔽。所有的傷員都要盡快的轉移。所有不必要的物資,也要堅壁清野。該疏散的疏散,該銷毀的銷毀。”

對於楊震的安排,郭炳勳沉思了一陣子道:“司令員,我們自奪取群策山這個日軍秘密倉庫之時,就已經有了應變計劃。隻是我們之前的欺騙戰術起了作用,而一直沒有用到而已。我看現在應該是時候啟動了。不過,根據形勢的不同,還是要做出必要的修改。”

郭炳勳說到那個早在下決心在這裏休整一段時間之後,便製定的應變計劃的內容,楊震幾個人自然知道的很清楚。

不過對於郭炳勳的想法楊震並未立即同意,多少猶豫了一下之後,才點頭道:“我看可以。不過那個應變計劃,單純是以防禦為主,現在要做一定的修改。我有些思路,還是在前一段作戰後期產生的,一會我說出來,咱們合計一下。”

“還有倉庫裏不是有十幾門日式九六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一直閑置著嗎?告訴馬其昌,讓他這兩天什麼都不要做,想辦法盡快的掌握使用方法。不用精確射擊,隻要根據事先標好的標尺,能將炮彈打出去就可以。坐標不是都已經早就標好了嗎?”

說到這裏,楊震看了看眼前表情嚴峻的總指揮、李延平以及郭炳勳幾人,語氣極為嚴肅的道:“這一仗可以說是我們的生死之戰。也是我軍自組建以來第一次與日軍硬碰硬的打陣地戰。這一戰打好了,我們將獲得一個難得的發展空間,並徹底的打開下江地區的抗日局勢。”

“失敗了,如果我們還活著的話,就隻能找另起爐灶的機會了。所以為了我們今後能夠生存、並發展下去,這一仗無論如何也要打好。”

“我決定將目前群策山的所有部隊分為固守與機動兩大塊。擔任防禦的部隊,我剛剛已經說過。就以王光宇的一團加強三團一個營以及八個獨立連為守備部隊,配屬直屬炮兵團之野炮一個營,加上庫存重炮。固守群策山基地。由政委、參謀長統一指揮。”

說到這裏,楊震對郭炳勳道:“老郭,這次打的是陣地戰。你是法國留學回來的,法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取得了極為豐富的陣地戰經驗。這裏由你指揮,正好可以一展你所學。你在這裏固守的時間長短直接決定我們此次戰鬥能否勝利。”

交待完郭炳勳之後,楊震又對總指揮道:“總指揮你指揮需要撤離的人員以及物資,還有重新組建之後的補充團,向兵工廠所處的位置轉移。到那裏之後,您就不要在返回群策山。一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將補充團訓練完畢,第二就是全力主持兵工廠的生產事宜。”

“您讓兵工廠暫時先停下改造機槍的事情,除了組織兵工廠全力生產衝鋒槍之外,要盡可能多的生產地雷以及部分的黑火藥,越多越好。另外,組織人力,將所有的空汽油桶全部運回群策山,我另有用處。”

說罷,楊震擺了擺手製止了聽到這個安排之後,想要說什麼的總指揮道:“總指揮,我知道您要說什麼。總指揮,您的心思我理解。但我們不能將所有的高級指揮員都集中在一起,讓小鬼子有機會將我們一鍋端了。”

“在我們現在手頭的電台數量足夠的情況之下,我們幾個人分開指揮,無論是對於部隊來說,還是對於戰鬥來說,都是一個好的選擇。”

“如果我和老郭在此戰之中犧牲,部隊重新發展壯大就全靠您了。您在北滿、吉東地區的威望是我們難以相比的,在抗聯之中,人脈也遠比我們寬廣。您隻要活著,我們這支部隊就算遭受了再大的損失,也有重建的希望。所以總指揮您就不要再爭了,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