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2 / 3)

“不過,鑒於南部式手槍彈雖殺傷力大,但穿透力弱。為了保證彈藥威力,我們對準備配發該槍的彈藥進行了改進。雖然口徑沒有變,但使得威力比原有的南部式手槍彈大的多。畢竟在成品上麵改製,要比重新生產簡單的多。不過為了發射南部手槍彈,你設計的這種衝鋒槍根據彈藥的種類不同,做了一定的修改。”

放下手中的衝鋒槍,總指揮又拿起另外一種彈匣在槍身下的衝鋒槍。也就是PPSH四三式衝鋒槍道:“這種衝鋒槍使用的是快慢機使用的毛瑟七點六三口徑手槍彈。這種子彈我們的庫存還很大,暫時應該足夠使用一陣子。而且這種子彈,隻要能在戰場之上回收,我們可以做到複裝。”

“不過我們因為缺少鋼材,我們現在又位於林區,最不缺乏的便是木材。所以軍工請示我之後,為了節省我們手頭不多的原材料,將你原來設計的金屬槍托改為了木質。不過由於時間上的倡促,這兩支槍我們直接采取的經過修改的三八式步槍的槍托。”

對於總指揮的介紹,楊震點了點頭。兵工廠剛剛開始生產,繳獲的原材料庫存雖然不少。但大多都是為生產日軍製式武器準備的。至於其他口徑的彈藥一時還生產不出來。能利用原來庫存大量的南部八毫米手槍彈改進,作為彈藥使用,倒是一個好的辦法。

楊震將手中的兩種衝鋒槍交給一邊的郭炳勳之後,又拿起箱子內的幾枚手榴彈看了看。這種手榴彈是利用部隊現在大量使用的日軍九七式手榴彈改造的。利用日軍九七式手榴彈的彈體,加裝了木柄,改為拉火擊發。

隻是這種改造過的手榴彈並不是像自己抄襲後世的六七式手榴彈那樣。安裝不長的木柄在彈體的上側,並不是用來投擲的,隻是為了容納拉發式引信而已。

不過,改進了之後總比原來的九七手榴彈總比原來那種用之前,還得在堅硬的物體上狠狠的磕一下。丟出去之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爆炸強得多。

看著手中改進的手榴彈,楊震不由的苦笑。剛剛自己還說部隊對采用撞擊式引信的九七式手榴彈不熟練,造成了不少的傷亡。總指揮馬上就給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

見到楊震對生產的衝鋒槍與改造的手榴彈愛不釋手,總指揮笑了笑,揮手將另外一個木箱子打開,從裏麵拿出了一挺外表與部隊大量使用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一樣,但原來側麵彈鬥的位置上卻插著一支九六式輕機槍使用的彈匣。

總指揮指了指眼前的輕機槍道:“我們部隊中歪把子機槍的數量很多,使用日軍改進的九六式輕機槍的數量不多。歪把子機槍彈鬥式供彈方式複雜,一旦損毀整支槍便失去了使用能力。兵工廠便參照繳獲的九六式輕機槍,對歪把子機槍進行了一些改造。”

“這種改造並不複雜,我們的工廠完全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完成。經過大量的實驗,這種改造過的輕機槍的可靠性大大的增加了,其使用的複雜性也降低了很多。至少戰士們不用再因為壓子彈不熟練,而造成火力中斷。到時候隻需要更換彈匣便可。很適合我們眼下部隊之中新兵過多的情況。”

聽罷總指揮的介紹,楊震沉思了一下道:“總指揮,衝鋒槍的產量怎麼樣?現在生產了多少支?多長時間能才能完全滿足部隊裝備的需要?”

“這種改造過輕機槍,改造一挺需要多少時間?彈匣的生產數量能不能跟的上。您知道,一挺輕機槍至少要配備三個以上的彈匣。還有手榴彈改造的數量與進度怎麼樣,能不能滿足部隊的使用?”

對於楊震的詢問,總指揮搖頭苦笑道:“你也太心急了。咱們的兵工廠才開始生產,合格的工人數量又嚴重的不足。原材料的數量也不夠。就算這兩種武器結構簡單,容易生產。限於原材料與人手不足的限製,現在一天隻能分別生產二十餘支這種衝鋒槍。不過八毫米彈藥與手榴彈改造的速度還是很快的。畢竟這兩種物資儲備還是足夠的。”

“至於對歪把子機槍的改造,平均一天隻能改造兩到三挺,進度還算可以。不過彈匣的生產速度,因為我們采取了整體衝壓的工藝,隻要原材料充足,平均一天可以生產二十多個。”

“還有你不知道吧?兵工廠的工人在幾個師傅的指導之下,在兵工廠旁邊的一條山間河流上利用這裏的水泥構築了一個簡易的堤壩。利用拆卸的汽車發動機加上自己鑄造的渦輪片改裝了兩部小型水利發電機。今後隻要河流不封凍,我們可以節省大量的用來發電的汽油。”

“我們庫存的子彈發射藥雖然不少,但是我們缺乏合格的槍鋼。這裏的軍工原料大多都是已經成型的半成品。原材料並不多,單純的槍鋼隻有幾百噸。根本無法滿足大規模生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