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政委(1 / 3)

楊震的話音落下,一直在堅持反對的郭邴勳與彭定傑卻是沉默了。楊震說的這些二人那裏會不明白。但他們卻是對楊震的安全無論如何放心不下。

如果楊震此去一旦出了什麼意外,失去了一個強有力的領頭人的這支部隊最終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兩個人都無法想象。自從鬼子細菌戰實驗基地突出來後,楊震以他出色的表現,征服了這裏幾乎所有的人。可以說此時的楊震已經成了這支部隊的主心骨。

若是離開楊震這個主心骨,對於眼下剛剛起步的這支部隊隻能說是一場滅頂之災。出於安全上,也是出於對這支部隊的前途的考慮,二人都反對楊震再出一次葦河縣城。

沉默良久,彭定傑先道:“老楊,你既然已經決定暫停整訓,準備出山支援抗聯,那這個時候你作為總指揮離開部隊,我感覺還是有些不適合的。這樣,你留在這裏整訓部隊,做好出擊之前的準備。葦河縣城那裏我去。”

說罷,彭定傑擺了擺手示意正要張嘴的楊震先不要說話,讓自己把話說完後又道:“老楊,我之所以這麼做,是有我的想法的。”

“我們抗聯三軍就是從珠河反日遊擊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葦河也好,珠河也好,對於抗聯三軍來說都是老根據地了。對這裏的情況我比你們熟悉。”

“我在抗聯的時候是負責秘密交通站的,我在葦河的地下黨之中還有一些關係。我去可以更方便的打聽情況,還可以想辦法通過地下黨籌集一些我們急需的物資。”

“而且我對葦河的情況比較熟悉,一旦出現情況,可以就地隱蔽下來。所以老楊,我覺得還是我去更合適。”

彭定傑的想法讓楊震有些猶豫。的確,對於去葦河縣城偵察,在葦河戰鬥生活過的彭定傑比自己要適合一些。隻是他?

看出楊震有些猶豫,彭定傑笑道:“老楊沒事的。我在抗聯三軍的時候常跑交通,哈爾濱的鬼子不是比葦河縣城多多了?我那次不都安全的回來了?”

猶豫良久,楊震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道:“好,就你去。不過一切要多加小心。若是事不可為,馬上便撤回來。”

“這次抗聯出了大叛徒,這個宋一夫身居高位,是吉東的省委書記兼五軍政治部主任,對葦河的地下黨的底細應該很清楚。”

“他叛變,不會不將他所知道的所有情況全部供出。恐怕此時葦河縣的地下黨已經被鬼子破壞。你還是盡量不要和他們聯係了。物資的事情,我們再想辦法。”

“沒事的。宋一夫是吉東省委書記,是二路軍的人。而葦河的地下黨卻是歸北滿省委領導,與二路軍並無上下級的關係。不過他身居高位,若說對北滿的地下黨的情況一點不清楚那是不可能的。但對於葦河的地下組織的詳細情況他肯定不知道。我們黨的地下工作是有嚴格的紀律的。”

對於楊震的擔心,彭定傑卻是並不怎麼太在意。地下黨一般都是上下級單線聯係,通常下級的具體身份,尤其那些從事機密工作的人除了自己的直接上級,一般人不會太清楚。”

“這也是有些黨員在上級犧牲後,便與組織失去聯係的主要原因。雖然因此很多黨員都失散了,雖然一個叛徒有時會毀了一整座城市的地下組織。但在嚴酷的鬥爭中,為了保護地下黨員的安全,這一點卻是必須的。

看著扮成皮貨商人的彭定傑在李明瑞與如今已經改名為劉啟勝的劉老根的保護下,消失在叢林的邊緣,一直將他們幾個人送到出山山口處的楊震回想起彭定傑臨走之前對自己以及郭邴勳說的話,卻是感歎不已:“是啊,出戰在即,這部隊應該起一個名號了。”

但楊震一想起彭定傑臨別時的那些話,卻多少又有些苦笑不已:“這個老彭,自那天之後雖沒有再提過加入抗聯,卻從來沒有放棄過江自己拉入抗聯的想法。他還是有些急躁了。”

不過這些天的深思熟慮下來,楊震卻是改變了當初在與中央取得聯係之後在做打算,現在暫時不加入,以避免被北方的那個鄰居所利用的想法。

雖然改變主意,但知道此時已經進入最艱苦時候的抗聯實力並不大的楊震,還是決定暫時先保持部隊的獨立性。

無他,在熟讀過”史書”的楊震看來北滿的抗聯受那位坐鎮莫斯科,雖無運籌帷幄於帳中,而決勝千裏之外的本事,但偏偏愛好瞎指揮的老兄影響太大。不說別的,一個暫緩進行反並戶鬥爭的指示,幾乎使抗聯失去與所有百姓的聯係。

被切斷了與百姓的直接聯係,也就意味著抗聯失去了所有的補給,甚至可以說失去了生存的基礎。沒有了老百姓的支援,抗聯很快便陷入了困境,就是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糧食也能從敵人那裏奪取。在優勢敵軍麵前,很多的時候往往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也未必能奪到維持多長時間的物資。

在楊震看來,在刨除敵我實力過於懸殊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之外,這場反歸屯並戶鬥爭的失敗,才是抗聯最終走向沒落的一個最致命的因素。沒有後方,沒有百姓的支援,就連一口吃的都要用人命去換。本身底子就不厚的抗聯,那裏還經受得起這麼折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