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即晏嬰(?~前500),春秋時齊國大夫,字平仲,夷維(今山東高歃)人。他連任靈、莊、景三朝正卿。執政50餘年,以節儉力行、謙恭下士著稱,是曆史上著名的賢相。
晏子使楚
晏子出使楚國,因他身材矮小,楚國人便在大門旁開了一扇小門來迎接,借以侮辱他。晏子不進去,他說:“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門進去。現在我出使楚國,你們讓我鑽狗洞,難道楚國是狗國嗎?”迎接賓客的人隻得改道請晏子從大門入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回答說:“我們齊國的臨淄就有上萬戶人家,揚起袖子,能把太陽遮住,揮一下汗,就像下雨,行人一個挨著一個,怎麼說無人呢?”楚王說:“既然如此,為什麼派你這麼矮小的人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有它的原則。使臣有才幹的,出使賢明的國君;沒有才幹的,出使不賢明的國君。我是最無才幹的人,所以隻好派到楚國來了。”楚王聽了這話,見沒有占到便宜就請晏子喝酒,喝得正高興時,兩個官吏捆綁一個人來到楚王麵前,楚王問:“這個被捆綁著的人是幹什麼的呀?”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他犯了盜竊罪。”楚王望著晏子,說:“齊國人向來就喜歡盜竊麼?”晏子離開席位說:“我聽說,桔子生長在淮河以南就叫桔子,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了。它們隻是葉片相似,果實的味道卻大不相同。為什麼會是這樣呢?水土不相同。這個人生活在齊國不盜竊,到了楚國就成了強盜,是不是楚國的水土使老百姓成為盜竊的人呢?”
晏子便是這樣機智敏捷地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二桃殺三士
齊景公在位時,晏嬰擔任相國,同朝共事的還有被稱之為“齊邦三傑”的田開疆、古冶子和公孫捷,這三人都異常勇猛。公孫捷還與田開疆、古冶子結為兄弟。三人團結一致,仰仗其功勞和神勇,常口出狂言,十分傲慢無禮。齊國大臣陳無宇到處收買人心,陳無宇與田開疆等三人結成一夥,暗中準備篡奪齊國的統治權,晏嬰覺察到陳無宇他們的陰謀深感憂慮。他幾次都想殺掉這幾個人,又怕齊景公不同意。
一天,魯昭公帶著相國叔孫若到齊國來訪問。晏嬰陪同齊景公一起設宴招待魯國君臣。“齊邦三傑”帶劍立於堂前。酒至半酣,晏子對齊景公說:“園裏的金桃熟了,可以摘來,為兩位國君祝福。”景公同意了,晏子又說:“金桃十分難得,我親自去摘桃。”齊景公答應了。齊景公對魯昭公說:“先王在世時,有一個從東海來的人把一枚很大的桃核貢獻給先王,說是‘萬壽金桃’的桃核,是海外度紫山所產,又叫‘蟠桃’。先王命人將它種在地裏,過了30多年,桃樹雖然長得無比茂盛,但不開花。後來開了花,卻沒結果實,直到今年才結了幾個桃子,我非常愛惜這些桃子,所以就把桃園的門鎖上.今天君侯光臨我國,我不敢獨自享用,特取來與你們一道分享。”
魯昭公拱手稱謝。一會兒,晏子將果盤獻上,隻見盤中放著六枚桃子,紅得似火一樣,香氣撲鼻,珍奇無比。晏子倒了一杯酒獻給魯侯,侍者獻上一枚金桃,魯侯飲了酒,取桃而吃,隻覺得甜美無比,誇讚不已。接著,齊景公也喝了一杯酒,吃了一個桃子。
景公說:“這種桃子是難得之物。叔孫若大夫賢名遠播四海,應該吃一個桃子。
叔孫若謙虛地說:“我的德行,及不上晏子,這桃子該讓晏子吃才對。
齊景公說:“既然叔孫大夫推讓,就同晏子各吃一枚桃子吧!”叔孫若和晏子跪著各吃了一個桃子,喝了一杯酒。
晏子說:“盤裏還有兩枚桃子,我建議大臣中誰功勞最大,誰就可以吃這兩枚桃子。”景公同意了。公孫捷第一個站出來說:“當年我跟隨主公一道在桐山打獵,力誅猛虎,這功勞夠得上吃桃子嗎?”
晏子說:“啊!你拳打猛虎,保護了主公的安全,就像一雙手托著天不讓它塌下來一樣偉大。這樣大的功勞,當然應喝一杯酒,吃一枚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