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辦公室人員實用健身方案推薦(二)(1 / 3)

第二節 提高身體素質的針對性鍛煉方法

一、提高反應速度的鍛煉方法

反應速度與靈敏性、速度、力量、柔韌性等多種運動素質有密切聯係,所以要提高靈敏素質,應以全麵鍛煉身體作基礎。如果能結合平時喜愛的項目,如打乒乓球、羽毛球、接發飛碟、跳繩等,對提高反應速度幫助更大。如果能和意氣相投的朋友一起,從事以下一些與反應速度關係密切的活動,在提高反應速度上更具針對性。

1.踢毽子:兩人對踢或三人傳踢。可從簡單動作開始,逐步增加用腳內側、腳外側踢,用腳尖、腳後跟踢,交叉跳踢等方式。

2.擲沙包:兩人相對,一方拋,一方接,相互投擲。在熟練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為先原地轉身一周後接沙包;左、右換手背後接;背後投擲前麵接;左手在右腋下接,或右手在左腋下接;抬腿後在腿下接等等。

3.接發彈力球:兩人一組,一人從不同方向,用不同力量陸續向牆壁扔球,另一人接發從牆壁彈回的球。每接發10個球後輪換,凡失落一球扣一分,以得分高者為勝。在熟練的基礎上,可以用粽子球、橄欖球、卵型球等非圓形但有彈性的球,通過彈出方向的不定性,增加運動負荷。

二、提高心血管耐力的鍛煉方法

由台階試驗反映的心血管耐力水平越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越高。因此,台階試驗是體質自我評價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要提高心血管耐力,關鍵是要堅持不懈地進行有氧運動,方法有:

1.慢跑:經常性的、步態輕捷而節奏感強的慢跑,能使心髒輸出量明顯增加,循環血量擴大,新陳代謝水平提高。由於有足夠的血液供給心肌,不易發生缺血性心髒病。因為腦的血流循環改善,使腦組織獲得大量新鮮氧氣,所以經常跑步的人精神振奮,神采飛揚,工作學習注意力集中,不容易疲勞。慢跑還能促進身體和下肢的肌肉動作順暢、協調、流線化,形成一種動態整體美。跑前應選好大小合適、柔軟、有彈性的運動鞋,避免踝、膝關節損傷。場地應選擇空氣清新、車輛少、地麵平坦處進行,時間以早、晚為宜。正確的跑步姿勢是:上體微前傾,肩、頸、上肢放鬆,兩眼平視,肘關節屈曲90°,以肘用力前後擺動。著地先用足跟,迅速過渡到全腳掌,然後向後蹬扒。跑的步伐應有節奏,而且要與呼吸節奏相呼應。中老年人在初次慢跑鍛煉時,可先進行走——跑交替,即先慢跑,跑不動就走,待機能得到適當調整後再慢跑;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後,過渡到全程慢跑。

2.步行:這裏所指的步行,步伐比一般慢步走或散步大,頻率高。它是中老年人最好的有氧鍛煉方式之一,隨時隨地都可進行,速度和持續時間易控製,不易受傷。步行時重心應適當前移,雙臂前後擺動,肩部放鬆,抬頭挺胸,收腹收臀。步行前要做好準備活動,注意充分活動腿、脊背、腹部和頸項的肌肉,防止因運動出現的疼痛和損傷。初練者可先采用快慢走交替的組合方式,如:慢走5分鍾——快走5分鍾——慢走10分鍾——快走5分鍾——慢走10分鍾;經過一段時間後,逐步延長其中的快走時間(每次延長時間不超過2分鍾),提高運動負荷。快走時的步速可控製在120~140步/分鍾,心率控製在120~130次/分。如果經過2~3個月的持續鍛煉,能將其中一半時間的快走速度上達到慢跑時的水平,對提高心血管耐力的作用將很大。

3.遊泳:遊泳時必須克服水的阻力,促使心髒更有力地搏動,肺更用力地呼吸。因此遊泳可以顯著增強心血管和呼吸功能。遊泳時下肢不受重壓,尤其適合於肥胖者。為使遊泳真正起到增強耐力的作用,必須嚴格達到有氧運動的三點要求:①達到一定運動強度,心率維持在120~130次/分(心率儲備的70%~75%)的水平;②動作有節奏感和規律性;③每次鍛煉持續30分鍾以上。為了使有氧遊泳運動在節奏性和持續時間上得到保證,有些遊泳池開辟了專用泳道和分水道,錯開運動時間,保證鍛煉活動能順利進行。泳姿可自己選擇,隻要在呼吸勻速、動作協調上達到要求,都能發揮有氧運動作用。剛開始每次隻要求堅持4~5分鍾,經過4~5周努力,逐步增加到30分鍾。練習前應有充分準備活動,如做伸展操和按摩肌肉。飯後應休息30分鍾再下水。不要在強烈日光下立即跳入涼水。

4.爬樓梯:爬樓梯沒有特殊的場地器械要求,簡便易行。上樓梯時兩臂用力擺動,全身(尤其腰、背、腿部)肌肉持續運動,使心輸出量加大,血循環加速。此時吸入的氧氣可比安靜時增加8~10倍,使身體代謝、心肺機能、肌肉力量和彈性、靈活性等都得到明顯改善。爬的樓層越高,持續時間越長,運動的負荷將越大。因此,中老年人的起步水平應低,開始最好每次隻爬4~5層,以後緩慢增加層數,保持中等運動負荷,以運動中不感到頭暈、心慌,運動後不感到特別疲乏為宜。有心肺疾病者鍛煉前應征得醫生同意。爬樓梯前活動好膝關節、踝關節和腰部,避免運動損傷。上樓梯時腰部宜挺直,上體微前傾,重心放在足跟;下樓梯時速度可加快,動作輕鬆而有節奏。

三、提高靈敏性的鍛煉方法

提高靈敏性素質的關鍵,是增強大腦皮層各種分析器的靈活性和協調性,使人能夠在快速活動中,表現出準確的定時、定向能力。這樣,神經係統能通過興奮和抑製的迅速交替,做出精確反應。

訓練的方式主要是在完成某個動作的過程中,比如當聽到或看到某一信號時,改變自己的運動方向,或改變身體位置,或改變部分或全部動作。通過計算完成這些改變所需的時間,確定靈敏性。常用的訓練項目有蛇行跑、聽信號急停、起跑或轉身。也可在球類練習中根據教練員的手勢,進行前後、左右、起跳等動作練習。每次練習的強度要大些,隻有高強度刺激才能對神經係統產生足夠影響。次數則要少而精,在活動中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盲目增加訓練次數容易導致疲勞反應,反而降低訓練效果。另外還可選擇自己喜愛的球類運動進行靈敏素質訓練,如打乒乓球,如何按對方的發球方向接好球,如何選擇良好位置進行扣殺;打籃球時如何躲閃跑、急停或帶球晃過對手,如何切入、空中跳起投籃等,都是提升靈敏素質的辦法。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容易集中注意力,持久保持運動興趣,對提高靈敏性幫助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