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科學精英⑧(1 / 2)

  【陳祖庇】(1930-),菲律賓歸僑,福建泉州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回國後一直在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工作,曆任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工程師、催化工藝室主任、高級工程師、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第二、三、四屆委員;1992年至今擔任北京市菲律賓歸僑聯誼會委員;1993年至今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第九屆委員。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石油化工領域主要學科帶頭人之一。

  【陳冀勝】(1932.7-),男,軍事醫學與藥物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係,曆任國防科委某研究院副所長,防化研究院四所所長、院政治委員、總工程師。從事藥物化學與藥物設計、生物毒素、化學生物學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主編《中國有毒植物》《英漢生命科學詞典》等。中國化學會、中國毒理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君石】(1935.6.15-)上海出生,浙江杭州人。1968年畢業中國醫學科學院,獲研究生學位。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毒理學會副理事長。現任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營養與食品安全專家。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9.12出任第一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我國食品毒理學學科的創始人之一。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陳肇隆】(1950.9.29-)肝髒移植及肝髒外科專家。生於台灣省高雄市。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長庚大學外科教授。2007.中國工程院院士。台灣肝髒移植的開拓者。1984年完成台灣首例肝髒移植手術,是亞洲首例手術成功並長期存活的肝髒移植,率先采用腦死亡定義。完成台灣首例兒童活體肝髒移植、亞洲首例一肝兩受的劈離式肝髒移植、全球首例未輸血活體肝髒移植、台灣首例成人活體肝髒移植、華人首例活體雙肝移植。

  【陳誌南】(1952.6.2—),著名腫瘤細胞生物學與生物藥學專家。江蘇宜興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四軍醫大學細胞工程研究中心、細胞生物學教研室主任教授,細胞生物學國家重點學科主任,腫瘤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PI),中國細胞生物學會常務理事、細胞工程與轉基因生物分會會長,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腫瘤標誌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藥學會生化與生物技術藥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常委。

  【陳創天】(1937.2.18-)材料科學專家。浙江奉化人。北京大學物理係畢業。任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人工晶體研究發展中心主任。1990.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3.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究和發展,1976年提出晶體非線性光學效應的陰離子基團理論。合作發現了β-BaB2O4(BBO)、LiB3O5(LBO)、KBe2BO3F2(KBBF)等非線性光學晶體。

  【陳祖煜】(1943.2-)水利水電、土木工程專家。重慶人。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196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91年在清華大學獲博士學位。兼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分會副理事長。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第10屆國際滑坡與工程邊坡大會組織委員會主席。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發展完善了邊坡穩定分析理論,解決了中國小灣、天生橋等多個大型工程滑坡險情的工程措施難題。

  【陳康林】野生藥用真菌分類專家、野生藥用真菌臨床醫學研究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合作中心野生靈芝科學館館長,中國野生靈芝藥用真菌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36項急慢性疾病野生靈芝藥用配方發明專利申請人持有人,多家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15歲開始學習《黃帝內經》《千金方》,尋找野生靈芝。中國采集野生藥用真菌數量最多、品種最全的人,中國采集百年以上野生藥用真菌數量最多的人,第一個建立野生靈芝科普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