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科學精英⑦(1 / 2)

【陳 彪】(1923.11.23-)天文學家。福建省福州人。金陵大學畢業。曆任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雲南天文台台長、名譽台長,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國際天文學會會員、第十二委員會(太陽活動)委員。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名譽台長。為在中國建立太陽物理的觀測和研究作出了貢獻。對特殊天體物態,對應用於天體物理的等離子體理論、磁流體力學等進行了研究,並取得了成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佳洱】(1934—)上海人。著名物理學家。1952年入黨。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訪問科學家。1996.8~1999.12任北京大學校長,1999.12~2003.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獲加州門羅學院、日本早稻田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英國拉夫博魯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當選紐約科學院院士。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200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陳木法】(1946.8-)數學家,惠安人。1969年畢業北京師範大學數學係。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國家教委數學與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數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概率統計學會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主要從事概率論與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將概率方法引入第一特征值估計研究並找到了下界估計的統一的變分公式。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式剛】(1935.11-)漢族,浙江省溫州市人,複旦大學物理係畢業。理論物理學家,我國混沌研究的主要開拓研究者之一。曆任組長、研究室副主任。現任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1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物理學部院士。40多年來一直潛心從事基礎理論研究和核武器理論研究與設計。在核武器理論和設計方麵,主持過四個型號初級的理論研究和設計工作,為我國核武器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陳可冀】(1930.10-)福建人。中醫及中西醫結合專家。在活血化瘀及芳香溫通方藥治療冠心病的理論及療效研究、補益脾腎方藥延緩衰老理論及臨床研究、清代宮廷醫療經驗的整理研究方麵均取得豐碩成果。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全國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名譽會長;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及老年醫學學會主任委員;中國老年學學會名譽會長。

【陳俊勇】(1933.5-)浙江寧波人,生於上海,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畢業武漢測繪學院大地測量專業,1964年被錄取為該校的研究生;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測繪界的第一位博士。首次利用衛星大地測量資料對我國參考橢球定位進行詳盡研究,為後來形成的我國“1980西安坐標係”作出了重要貢獻;任1975年我國珠峰高程計算組組長;主持推算和提供我國首次民用地心坐標轉換參數並在全國采用。

【陳 礫】(1929.5-2006.5.6)原名陳遠,浙江慈溪人,出生上海,1946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係。父親陳布雷曾在國民黨政府內身居要職。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天津日報》組長,天津人民出版社編輯部主任,副社長、社長、黨組書記,天津市出版局副局長。1982年任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1986年任中國日報社總編輯,1988年評為高級編輯。中共第十三次、十四次代表大會代表,政協第八、九屆全國委員。

【陳瑞球】(1926-)廣東東莞人,“香港紡織大王”,現任長江製衣集團、YGM貿易有限公司主席。香港著名實業家、工業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政協全國委員會第八、第九屆委員。作風低調的球伯,熱心服務社會,尤其畢生致力推動本港紡織及製衣業發展,不遺餘力。球伯是紡織及製衣業界翹楚,所創辦的長江製衣集團旗下連鎖店偏布世界各地。曾獲香港政府委為“太平紳士”和頒授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及英女王頒授英帝國官佐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