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中華全國總工會前任副主席——陳少敏(女)(1 / 3)

  【陳少敏】(1902—1977.12.14),女,原名孫肇修,山東壽光縣孫家集鎮範於村人。1927年投身革命;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毛澤東曾稱讚她是“白區的紅心女戰士,無產階級的賢妻良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沙場上,她又是一員傑出的女將。

  解放後,曾是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生前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前副主席、中國紡織工會第一任主席等職。

  在“文化大革命”中,她是唯一一位在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上表決“把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時沒有舉手的人,受到江青、康生一夥的殘酷迫害,1977年12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陳少敏(1902年—1977年),女,1902年出生在山東壽光縣孫家集鎮範於村,她原名孫肇修,參加革命後才改名叫陳少敏。

  陳少敏父親曾於辛亥革命時從軍當過連長,回鄉後一邊租田耕種,一邊教小學。陳少敏自小就隨父讀書,後來被送到教會學校,接觸到西方的思想和一些科學知識。13歲時,為解決家境困難,曾獨自到青島日本紗廠當過半年童工。19歲時,家鄉遇災荒,父兄等因病餓死,陳少敏又步行250公裏到青島再當女工。過了兩年牛馬般的苦工生活後,陳少敏於1923年加入了鄧恩銘等人組織的秘密工會,因參加罷工被廠方開除,又到濰坊進入美國人開辦的文美女中讀書,於1927年在校內秘密參加了共青團。1928年,她轉為共產黨員,並奉派返回青島領導工人運動。此時,陳少敏隻有20多歲,卻因老成持重被同誌普遍稱為“陳大姐”。

  陳少敏不是終生未嫁,也不是人們傳說的花木蘭式的人物。

  陳少敏第一任丈夫叫任國楨,任國楨是我黨早期的革命領袖之一,1898年12月23日生於遼寧丹東,原名任鴻錫,曾用名任國藩。1918年入北京大學俄文係預科。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起,任中共奉天支部書記、哈爾濱《東北早報》編輯。1928年9月,任中共哈爾濱縣委書記、市委書記。1929年任中共滿洲省委委員、候補常委等。同年底赴上海,進中央幹部訓練班學習。

  1930年2月,中共山東省委因出現叛徒連遭破壞,幾位主要領導人均被捕,省委機關也由濟南轉移到青島,故中共中央派任國楨到山東,任臨時省委書記,著手恢複黨的組織。3月中旬,任國楨到達青島後,首先要租間房子,作為省委秘密辦公機關。但當時招貼租房啟事都寫著“沒眷屬不租”的字樣,當時眷屬尚在東北老家的任國楨,自然無法租房。為了能租到房子,更是為了掩護新來的省委書記,組織上便派陳少敏到任國楨身邊,假扮夫妻,協助工作。陳少敏當時在打蛋廠當工人,白天在廠裏上班,晚上陪著任國楨外出從事秘密活動。後來這一對革命的假夫妻就成了真伴侶。

  任國楨和妻子陳少敏的家在青島陵陽路,他們的家就是山東省委的辦公地址。中共山東省委成立的時候,正逢青島人力車行的工人因車行把租車費一提再提,工人無法生活,1000多工人罷工到市政府去請願。為了深入車行了解情況,正確領導車行工人的罷工運動,省委書記任國楨化裝成人力車工人,租了一輛人力車,到車站、碼頭去接觸人力車夫。任國楨因攬客不在行,頭一天拉著空車跑了一天,沒拉到一個客人。

  任國楨怕總拉不著客引起特務的懷疑,晚上便與陳少敏商量:“不拉客就無法接觸人力車夫,光拉空車又會引起特務的懷疑,明天你坐車我拉車,結婚時你連轎都沒坐上,這回給你補上。”說著,兩人都笑了。

  第二天,省委書記真的拉著自己的妻子,混在人力車中東跑西跑,借機向人力車工人了解情況。任國楨因身體不好,沒跑多長時間,便累得滿身大汗,衣服都濕透了。陳少敏坐在車上心疼,幾次要下車拉任國楨,剛要下車,任國楨便嚴肅地說:“這是工作,不是在家!你要像坐車的,老老實實坐在上頭。”陳少敏隻好坐在車上不動,心裏卻急得很,怕累壞了丈夫。

  很快,山東黨的組織就得到了恢複。任國楨到山東不到一年,又出了叛徒。1930年,陳少敏和任國楨一同調往北平。這時,陳少敏已懷有身孕,因沒有固定收入,生活極度困難,靠在街頭巷尾給人洗補衣服、打零工度日。1930年12月,任國楨被中共北方局任命為中共北平市委書記、河北省委委員。一個北平市委書記的夫人卻過著這樣艱苦的生活。

  1931年春任國楨被調到天津工作,同年9月任中共唐山市委書記。10月9日,他以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員身份到山西工作,21日由於叛徒出賣,於山西特委秘書處(太原市典膳所8號)被捕。在敵人的嚴刑逼供和叛徒的無恥指證下,他大義凜然、威武不屈,於1931年11月13日被閻錫山殺害,年僅33歲。

  任國楨犧牲時因陳少敏有孕在身,一直對她保密,女兒生下來以後才告訴她,她當時很悲痛,她帶著孩子怎麼工作,於是她帶著8個月的女兒回老家,交給她母親,她又回到天津一帶,繼續幹工作。結果,過了七八個月家裏來信說,她女兒一歲半時得麻疹夭折。1931年到1932年之間,陳少敏忍受了喪夫失女的悲痛,堅持跟著黨走,為黨做工作,革命意誌絲毫不動搖。陳少敏有始至終沒有忘記任國楨,直到晚年,陳少敏還把任國楨的照片掛在臥室內,讓他的照片陪伴自己每一天,從心底裏想念他。

  任國楨犧牲後,1932年陳少敏任中共天津市委秘書長,婦女部部長。同年10月被捕,1933年1月獲釋。3月調任中共唐山市委宣傳部部長。1934年1月在天津負責主辦中共河北省委的刊《實話報》。9月以河北省委婦女委員會代表的身份到冀魯豫和冀南特委幫助開展婦女工作。1935年5月任中共冀魯豫特委組織部部長,後任特委副書記。

  1937年,陳少敏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時,同班的原湘鄂贛省委書記塗正坤的妻子在長征途中遇敵人包圍生死不明,二人在經曆相似的情況下有了感情,結了婚。不久,塗正坤的前妻突然來信,說自己從敵人大屠殺的死人堆裏爬了出來。塗正坤接到消息後感到很為難,已經跟陳少敏結婚了,陳大姐人這麼好,大家都知道,現在自己原配妻子又有消息了,塗正坤處在兩難的地步,不知怎麼處理。這時的陳少敏雖然愛著塗正坤,但她是黨的高級幹部,曆來處理問題顧全大局,就跟塗正坤講:“老塗,咱倆趕快分手,你呀回到你妻子那邊去。我們倆夫妻做不成,還是革命同誌嘛。”塗正坤還有點拿不定主意,她就說他:“你不要搞錯呀,我不是在情人懷抱長大的人,我是在黨的懷抱長大的,我能承擔這個壓力,沒關係的,不能因為我破壞了你們原先的夫妻。”說話辦事雷厲風行的陳少敏三言兩語就將塗正坤的顧慮打消了。當帶著自己簡單的行李,回到集體宿舍後,看到塗正坤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陳少敏再也忍不住的眼淚才奪眶而出。

  1939年6月12日下午3時許,駐平江第九戰區第二十七集團軍司令楊森所部策劃反共事變。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平江慘案,塗正坤在這次慘案中壯烈犧牲,時年42歲。

  經過兩次婚姻經曆,盡管陳少敏身居要職,身邊不乏有上級、下級及追求她的同事,但她一直沒找到稱心的伴侶,直至病逝。

  簡曆

  1937年11月,陳少敏離開延安到南昌,任中共江西省委婦女部部長,為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組織和團結廣大婦女奮起抗日,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1938年5月調任中共河南省洛陽特委書記,7月任中共河南省委組織部部長。1939年同李先念率領小部隊,先後到達鄂中地區創建抗日根據地,任中共鄂中區委書記兼任新四軍鄂豫挺進支隊政治委員。

  1940年1月改任中共豫鄂邊區黨委書記。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後,部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五師,她任副政治委員。

  1943年1月任中共豫鄂邊區黨委副書記,為建立豫鄂邊區敵後黨的組織、創建革命根據地、發展中原敵後遊擊鬥爭,做出了很大成績,是中國共產黨長期主持一個地區全麵工作和直接領導武裝鬥爭的少有的女領導幹部。

  1945年6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10月後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組織部部長。

  1946年擔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組織部部長(中原局常委)時,國民黨反動派調集30萬軍隊,將中原部隊6萬人包圍在鄂東宣化店地區。中原局根據中央決定分三路突圍。當時隊伍裏有2000多名地方幹部,她提出“沿途化裝,疏散不直接參加作戰的幹部,以減輕部隊的壓力”這一關鍵性措施,保存了一大批有豐富鬥爭經驗的幹部。

  1949年6月,調到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全國紡織工會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1954年12月和1959年4月,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956年9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

  1957年擔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1965年1月,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屆常務委員會委員。

  1977年12月14日因病於北京逝世。

  故事

  一九三四年的秋天,陳少敏以省委婦女代表的身份,來到內黃縣沙區一帶開展婦女工作。因為她從小沒有纏過腳,群眾都叫她“陳大腳”,婦女們管他叫“陳大姐”。

  陳大姐來到內黃縣沙區以後,經常在千口、馬集、化村、井店等村莊活動。她除了和黨的負責人王從吾、王卓如、張增敬等人聯係工作外,和婦女黨員張棟、王先榮、趙蘭枝、王山蘭混得很熟,就像一家人一樣。她們一起到沙窩裏拾棗、捋野菜,到硝河的蘆葦叢裏秘密開會,發動婦女們開展反帝反封建鬥爭。

  一九三五年初,千口村天主教堂把趙家祠堂的一口大鍾搶去,掛在教堂門口,作為跪經做“彌撒”的警鍾,天天敲鍾行禮頌經。特別是“禮拜”,敲得更響,群眾對這件事都很氣憤。有一天,清豐縣一個叫楊玉子的鐵匠在千口村頭生爐打鐵。他聽到鍾聲後,問這是幹啥的?人們對他說,教堂敲鍾做“禮拜”。楊玉子順著話題說:清豐縣有一個女教徒仗勢欺人……。這話傳到了天主教頭頭的耳朵裏,他們就把楊玉子叫到教堂,痛打了一頓,並罰款請客兩桌。這件事更加引起了千口村群眾的不滿。陳少敏借此時機,發動婦女黨員張棟出麵,組織了婦女“叩頭會”,得到了群眾的支持,僅千口村就有300多名婦女參加了這一組織。

  農曆正月十三,“叩頭會”在婦女黨員的帶領下,像潮水一般湧進教堂大院。她們把天主教頭頭拉出來進行說理鬥爭,並把教堂搶走的大鐵鍾奪回來,重新掛在了趙家祠堂門口,群眾在大街上鳴放鞭炮,慶賀鬥爭的勝利。

  天主教頭頭挨了鬥,隨即向國民黨濮陽縣當局告狀,誣蔑共產黨組織農民暴動,為首的是女共產黨“陳大腳”。當時,陳少敏因和王卓如、張增敬一起組織“窮人會”,進行搶秋、借糧和卡槍活動,已經引起了敵人的注意。天主教頭頭告狀後,國民黨濮陽縣當局認為陳少敏確實是共產黨,於是立即懸賞通緝陳少敏。

  群眾聽到這個消息後,都為陳少敏的安全擔心。千口村一位六十多歲的趙媽媽拄著拐杖走到濮陽城,探聽敵人的動靜。回來後,她向陳少敏說:“你別管啦,花錢由俺拿,官司由俺打!”

  陳少敏遭通緝以後,住在千口村張棟家後院的一座草屋裏,一連十幾天沒有出門,由張棟家的雇工王六麻子天天給她送飯吃。一次,陳少敏在院子裏活動,被西院地主趙紹福的老婆從樓上看見了,她便在大街上散布說:“張棟家窩藏著肉票。”張棟怕敵人發覺來搜查,就讓六麻子撐著船,連夜渡過硝河,把陳少敏轉移到了馬集村王秀花的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