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明末清初詩書畫家一代宗師——陳洪綬(3 / 3)

  曾經一度出家的陳洪綬,對於道釋圖像也多有涉足。《無法可說圖》畫一羅漢,高鼻深目,麵頷奇異,手把藤杖坐在頑石上。羅漢耳孔穿環,嘴唇微啟,似乎正在向麵前跪拜之人說法。這一跪拜的人形貌也頗奇異,神態專注而虔誠。人物造型很可能受五代禪月大師貫休的影響,並經陳洪綬特有的變形處理,古樸率真。《觀音像》是他晚年的另一幅佛畫精品。圖繪一男相觀音,身披白衣袈裟,手執拂麈,端坐菩提葉團上。細眼長眉,方麵闊耳,雍容大度。其風格狀貌,一如論者所謂“軀幹偉岸,衣紋細勁清圓”。畫麵上方以一半篇幅書《心經》,字體勁秀,末署“雲門僧悔病中敬書”。

  綜觀陳洪綬在人物畫上的成就,壯年時已由“神”人“化”,晚年則更爐火純青,愈臻化境。造型怪誕、變形,線條清圓細勁中又見疏曠散逸,在“化”境中不斷提煉。直到近代,陳洪綬的作品還受到魯迅的極力推崇。魯迅早在壯年就著手於陳洪綬作品的搜集,晚年還預備把他的版畫介紹出來。這一切,都說明了陳洪綬是中國藝術史上一位光彩熠熠的偉大畫家。

  一、在中國美術史上,獨立創作一組個性極強的曆史人物而達到特殊效果的,《水滸葉子》是顯著的裏程碑;

  二、誇張的人物造型是基於深刻的精神氣質性格特征,他的想象力在此顯示出極強的說服性,葉子成為他人物畫作風的有力說明,而且解釋了為什麼對後世有如此大的影響;

  三、他利用各種作畫技法適應不同題材,如用折筆或粗渴之筆表現英雄、細圓之筆表現文士美人、用遊絲描表現高古,成為中國傳統人物畫法的豐盛寶庫。陳洪綬一生秉性孤傲倔強,吞恨而終。他是一位擅長人物、精工花鳥、兼能山水的繪畫大師,與北方崔子忠齊名,號稱“南陳北崔”。當代國際學者推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許多有徹底的個人獨特風格藝術家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寶綸堂集》、《避亂草》等作品集。

  詩詞選摘

  【梁湖見歸舟】

  歸棹如雲駛,須臾過九潭。

  但看風色好,幾日到江南。

  【強飲】

  山東山極少,況複障黃塵。

  多買他鄉酒,如逢故國人。

  【寄林事聲】

  聞爾歌狸首,吾將挾素琴。

  梅花開未落,不欲別山陰。

  【長相思】

  病起遲,懶起遲,蜂子排衙叫午雞。床頭改舊詞。

  趲歸期,辦歸期,忽值精神恍惚時,歸期定複移。

  【菩薩蠻】

  小姑居處朱樓起,烏啼聲隱楊花裏。香氣出羅衣,能留蝴蝶飛。

  遠山青可見,繡領遮團扇。小立看鴛鴦,心憐浴故雙。

  【更漏子】

  一重山,一重水,有甚別離情思。開扇麵,展屏風,丹青都是儂。

  杭州客,並州況,吳越兩山相望。茸母發,豆娘飛,望儂還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