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浩瀚的曆史,春秋時田(陳)氏家族有一田常,他是春秋時齊國大臣。媯姓,田(陳)氏,名恒,後人因避漢文帝劉恒諱稱他為田常,史稱田成子或“陳成子”。即田乞之子。這個人便是田氏承上啟下人物。
田成子的父親釐(xī,西)子乞,侍奉齊景公,是齊國大夫,他以非凡的政治手腕,向百姓征收賦稅時用小鬥收進,賜給百姓糧食時用大鬥,暗中向百姓施以恩德,田氏很快得到齊國的民心,他們家族勢力越來越強大,百姓心向田氏。上大夫晏子多次向景公進諫,景公無視於聽。晏嬰頭腦機靈,能言善辯,善於辭令,使楚時曾舌戰楚王,維護了國家尊嚴。曾與叔向私下裏說:“齊國的政權最終要歸到田氏的手裏。”晏子的這一論斷,為後來的史實所佐證。
齊簡公時期,田成子與監止分為左右相。因不能相下,乃複修其父之政,繼續以大鬥出,小鬥進的方法贏得民心。田氏的這一優勢,在風雲變幻的春秋爭鬥中,牢牢地把握政治命脈。
後來,也就是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殺監止和齊簡公,立簡公弟驁為平公,自任相國,擴大封地,盡誅公族中強者,自此田氏專國政。三傳至太公和,正式代齊。
晏嬰去世後,範氏和中行氏在晉國反叛。晉國加緊追擊他們,範氏和中行氏向齊國請求借糧,田乞想籠絡,要在諸侯中結黨,於是對齊景公說:“範氏和中行氏多次對齊國有恩德,齊國不能不救他們。”齊國就派田乞去救援,並且給他們送去了糧食。
齊景公的太子死了,景公有個寵姬叫芮子,芮子生的兒子叫荼。景公生病時,讓他的宰相國惠子和高昭子立兒子荼為太子。景公去世後,高、國兩位宰相立荼為國君,這就是晏孺子。這場鬥爭中,田乞不高興,想立景公的另一個兒子陽生為國君。陽生平時和田乞關係交好。晏孺子即位後,這個陽生逃奔魯國。田乞假裝侍奉高昭子和國惠子,每次上朝都替參乘在車上陪侍。並且說:“起初各位大夫都不想立孺子。孺子即位後,您兩位任宰相,大夫們人人自危,圖謀作亂。”田乞又騙大夫們說:“高昭子很可怕呀,趁他還沒動手我們先幹吧!”大夫們權衡再三,後來依從田乞。
田乞、鮑牧和大夫們領兵進入宮廷,攻擊高昭子。昭子聽說後,與國惠子去救國君。國君的軍隊失敗了。田乞的部下去追國惠子,惠子逃到莒(jǔ,舉),於是又返回去殺高昭子。動亂中,晏嬰的兒子晏圉(yǔ,雨)逃奔魯國。
田乞派人到魯國,迎回陽生。
陽生回到齊國,藏在田乞家中。田乞邀請大夫們說:“田常的母親有祭祀後留下的酒食,請各位賞光來聚會飲酒。”大夫們都來田氏家飲酒。
田乞把陽生裝在口袋裏,放在中央的座位上,飲宴中,田乞打開口袋,放出陽生,他說:“這才是齊國的國君呀。”大夫們都俯身拜見。即將訂盟擁立陽生。
田乞編謊話說:“我是與鮑牧合謀一起擁立陽生的。”鮑牧怒衝衝地說:“大夫們忘記景公的遺命了嗎?”大夫們想反悔。
陽生就叩頭說:“看我可以就立我,不可以就算了。”
鮑牧恐怕災禍落到自己身上,就重新說:“都是景公的兒子,怎麼不可以呢!”終於在田乞家中立陽生為國君,這就是悼公。於是派人把晏孺子遷到駘,並且殺死了孺子荼。
悼公即位後,田乞任宰相,獨攬齊國政權。四年之後,田乞去世,他的兒子田常接替了職位,這就是田成子。
鮑牧和齊悼公不和,殺死了悼公。齊國人共同擁立悼公的兒子壬,這就是簡公。成子田常與監止一起任左右相,輔佐簡公。
田常心中忌妒監止,原因是監止受簡公寵信。於是田常就重新使用他父親釐子的措施,用大鬥把糧食借出,用小鬥收回。齊國人唱歌頌揚他說:“老太太采芑(qǐ,起)菜呀,送給田成子!”
齊國大夫上朝,禦鞅向簡公進諫說:“田常、監止不可兩立,請君主來選擇吧!”簡公不聽。
子我是監止的同族,平時與田氏不和。田氏的遠房同族田豹侍奉子我而受寵。
子我說:“我想把田氏的直係子孫都殺光,讓你來接續田氏宗族。”
田豹說:“我隻是田氏的遠房啊。”子我不聽。不久田豹對田氏說:“子我將要誅滅田氏,如果田氏不先下手,災禍就要來了。”子我住在簡公的宮裏,田常兄弟四人也乘車到了宮中,想殺子我。子我閉門。簡公正與寵妃在檀台飲酒作樂,就想攻打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