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問題要解決,也需要一個相對安定的國內外局麵,現在經過了這幾年的戰爭之後,帝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也基本能夠保證一個總體和平的局麵,可以讓帝國能夠比較客易的著手解決國內的諸多問題。雖然按商毅的目標,帝國的版圖中還有西北、西南沒有解決,而在外部還有中南半島地區沒能收服,西南的中印邊界也要打通,這些都需要軍事的支持,但現在看來,這些目標也隻能先放一放了。
同時商毅也知道,一個國家的崛起,也不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有時會長達數十年,百餘年,需要幾代人的努鬥,自己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欲速則不達,隻能循序漸進,量力而行。自己隻能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而有一些事情,隻能交給後人去做。
不管怎麼樣,國策己經確定了下來,中華帝國也進入到了一個和平建設時期。因此內閣對商毅的這個決定非常支持,同時也都鬆了一口氣,老實說有不少內閣成員現在都比較擔心,怕商毅打仗上癮,從而走上窮兵黷武的道路,而現在看來,商毅還是知道節製,並非一味的逞強好戰,當然這也是明君應有的素質。
當然不對外征戰,並不等於就不管外部的事務了,畢競帝國的軍事震懾力已經足夠了,現在也完全可以在南北地區玩一玩巧實力,以鞏固自己在以前征戰中取得的成果。
因此商毅也決定,在北方以招收哥薩克人,挖俄羅斯的牆角,而在南方,成立南洋國家聯盟,實際就是一個後世的北約加東盟的混合,集政治、經濟、軍事於一體的國際組織,當然是以中國為主導,從法理上正式確實中國在南中國海區的權利和主導地位。
現在南洋各國基本都不敢反抗帝國的命令,而商毅也決定,邀請的國家,除了南洋各國之外,也向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的國家也發出邀請,他們來不來並不重要,但要讓他們知道,現在這塊地區己經是由中國說了算,以後該怎麼辦,就看著辦吧。
這兩個決定的影響都很遠,從第二次中俄戰爭開始,在中國軍隊中就出現了哥薩克人的身影,而隨著中俄百年戰爭的展開,哥薩克人也分裂成東、西兩個哥薩克,也成為曆次的中俄戰爭中的重要角色。
而南洋國家聯盟的成立,也確立了中國在亞州的主導地位,在客觀上,也避免了另一時空裏亞州各國被歐州列強廣泛殖民的情況,並使世界發展,形成東、西方兩個勢均力敵的體係。
另外也有一些好消息傳來,在移民三法案發布之後,確實得到了不少商人的影應,這時己有二十餘位商人認領了南洋的土地,並且開始組織開發,另外也有三百餘戶家庭願意向海外移民,獲得土地,因此中國的新一輪海外移民,也正式開始。
另一個好消息就是在七月,豐臣薰順利的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叫商宖。消息傳到日本,也引起了全日本的歡慶,在當年新年,日本各大名也組成了一個龐大的使團來到中國,拜見這位尚不滿周歲的幼主。二十年後,商宖奉商毅之命,東渡日本,改名豐臣秀行,繼承豐臣氏出任征夷大將軍,從而也正式開展了日本曆史上長達二百餘年的大阪時代。而曆任的征夷大將軍都有兩個姓氏,對日稱豐臣氏,對中國稱商氏。
一直到一八九五年,曰本在中國的支持上,建立了近代國家製度,第十七任征夷大將軍商經略(豐臣知行)宣告辭職,豐臣氏在日本的統治才結束。不過每年豐臣氏的後人都會到中國來參拜中國皇帝,拜奠祖宗。
當然這些都後話,而就在八月底的時候,李華梅也正式向商毅提出,自己要啟航出發,探索澳州。
在這段時間裏,李華梅一直都在籌備出海的事務,這時出海的各種物資都己經準備好了,同時也招募到了一批各種人員,其中大部份都是有過航海經驗的船員、漁民,也有少數退伍海兵和冒險者,因為現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的民風己經很開放了,因此民間的冒險精神也有了不少發展,有一些人也確實對航海冒險很感興趣。而李華梅也基本拉扯起了一支冒險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