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零章 外侵內叛(2 / 2)

而有一部份滿人顯然是將這一個消息當作了自己的救命稻草,認為以俄軍的實力,中華軍必須要集中北京、沈陽、山東三個軍區的兵力才能夠抵擋,如果自己在遼寧起事,奪取沈陽,破壞中華軍的後勤,那麼俄軍就很可能獲勝,挻進黑龍江,甚致是吉林。而自己奪取了沈陽之後,可以和俄軍聯絡,借助俄軍的兵力,先收複整個遼東地區,再度東山再起,恢複清廷。

其實無論是對俄軍的實力,還是這次起事的計劃,主觀揣摩的成份有相當大,但在清廷滅亡前後的巨大反差,讓許多滿人的心態都已經失恒,他們現在都迫切的希望能夠回複到昔曰的優越生活,因此一但出現了一點風吹草動的機會,就會立刻把他們的情緒挑動起來。

而漢軍八旗的漢人雖然也心裏不服,但到是不敢輕舉妄動,但他們又確實急盼著改變現狀,也希望有人能夠出來鬧一鬧,反正自己不出麵,有事也不會落到自已的頭上來,而這個傻小子,當然就是讓滿人來做了,因此也在言談舉止之間,有意無意的唆使、挑動滿人出頭來扯旗造反。

另外現在的滿人仍然還是一個尚武的民族,如果是在冷兵器的時代,還是最強的軍隊之一,並不是另一時空裏腐化墮落的八旗子弟。因此頭腦相對簡單,也不會斤斤計較什麼成敗得失,也不會仔細的分析雙方的實力差距,隻要是血氣一上來,就立刻動手開幹。再加上又有漢八旗人一挑抖,結果有不少人頭腦一熱,也不管其他許多,立刻決定扯旗造反。

於是就在童大勇率軍離開沈陽的第三天,在沈陽東北部的範河地區撫安堡城外二十裏小河村的原滿族貴族阿泰、阿明兄弟首先舉旗,集結了周圍幾個村莊的滿人二百餘人,漢旗四十餘人,先占領了附近的幾個村子,並且強迫各村的年壯年和他們一起造反。這一下就聚集了八百佘人,於是阿泰、阿明兄弟也立刻領軍,向撫安堡發動進攻。

不過這時撫安堡裏己經收到了消息, 立刻四門緊閉, 扯起吊橋,並組織兵力駐城防守。結果叛軍殺到城下之後,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攻城的工具,雖然帶了十幾架梯子,但都夠不到城牆上,結果隻能在城外叫嚷了一陣,灰溜溜的退兵了。但等退回到村裏之後,阿泰、阿明兄弟才發現,少了二百多人,原來是趁著亂勁逃走了。

阿泰、阿明兄弟這時才發現造反的大業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麼順利,但現在也已經是騎虎難下了,因此一麵在村子裏加緊製造雲梯,一麵也分頭到附近的其他州縣去聯絡其他的滿人,趕來聚義。

但沒過三四天,撫安堡裏就出兵對小河村進行征繳,原來在第一次攻城時,逃跑的二百餘名叛兵基本全都向撫安堡裏的地方政府投降,表示自已是被迫加入叛軍,訖求寬恕,並且將叛軍的底細告訴給了撫安堡的守將劉輝。

劉輝是中華軍的一名退伍老兵,最高職務擔任過副營長,有十分豐富的作戰經驗,從叛軍那裏得知了小河村的情況之後,又派人去調査了一番,劉輝心裏也有底了,於是立刻組織城裏的二百士兵,在晚上向小河村發動了襲擊。結果阿泰、阿明兄弟跟本就沒有防備,被劉輝殺得大敗,結果阿明當場被殺,同時被殲滅的叛軍有一百餘人,另外投降和俘虜達二百餘人,阿泰僅僅隻帶著二十佘人,殺出了村子,落荒逃走。

但小河村的叛亂雖然被平定下去,但阿泰、阿明兄弟這一領頭,遼寧省境內的其他地區的滿人也都如同得到了鼓勵一樣,紛紛舉旗造反。就在小河村被平定的當天,己經發生了七次造反行動,基本都和小河村情況差不多,而在隨後的幾天裏,又在五六個地方村落發生叛亂。

雖然這些叛亂大多都被立刻平定下去,但也有一二支取得了成功,其中有一支成功的攻占了小清河邊的商家台,於是其他地區失敗的叛亂人員也都紛紛趕去投奔,因此一下聚集了二千多叛軍。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