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進攻廣東(三)(2 / 2)

而這時其他的戰艦都越過了這四艘開火的戰艦,繼續向岸也駛近,同時也開始向岸邊發射箱裝式霹靂火箭,也使中華軍的火力強度和密度又提升了一步。

雖然這時中華軍的戰艦離岸邊還有幾百米的距離,但炮台上的守軍己經支持不住了,紛紛撤退,中華軍的各艦也都放下小艇,進向搶灘作戰。等登陸士兵上岸之後,守軍己經散得七七八八,剩餘的少數尚軍士兵更不是對手,被中華軍如秋風掃落葉一般,輕鬆消滅,最終占領了虎門。

第七軍的軍長田楚下令,留下一個團守衛虎門炮台,其餘的戰艦立刻向廣州發動進攻。.

廣州在虎門的西岸,艦隊馬上又揚帆出航,沿著珠江入海口,直接奔向廣州,因為虎門之後,一路的江海沿岸都沒有炮台守衛,而且這裏河道暢通,所有艦船勻可通行,因此艦隊逆江而上,暢通無阻,而沿途的碼頭,港口幾乎毫無抵抗之力,人員不是逃走,就是向中華軍投降,中華軍在每個碼頭都留下少量士兵看守,而大隊船隊一直到達廣州南部的番山登陸,然後直撲向廣州城而去。

這時在廣州城裏,尚可喜己連接到了十餘次告急,每一次中華軍都會離廣州更近一點,因此尚可喜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趕忙招集手下的官員將領來商議,但誰也說不出一個好辦法來。其實到了這一步,也不可能有什麼好辦法,隻投降、逃跑、死戰三條路。

不過尚可喜覺得那條路都不可靠,投降肯定是不可能;逃跑又能跑到那裏去,出海口己被中華軍堵死了,北麵和東麵都有中華軍的部隊在進攻,西麵的廣西早就己經被中華軍占領了,能夠向那裏逃;而死戰又拿什麼戰,現在廣州城裏的軍隊己不足五千,火槍隻有二千餘支,火炮也隻有四十多門,廣州雖然不是北京、南京這樣的都城級的城市,但也算是大城,想要守住廣州,至少也要二三萬人馬,這麼一點兵力怎麼可能守得住呢?新招募的軍隊到是還有一萬多人,但尚可喜也明白,這批人根本就還上不了戰場。

但這時也不容尚可喜多想,因為中華軍己在番山附近上岸,離廣州隻有數裏的距離。如果再不決定,可就來不及了。好在是尚可喜到底也是帶兵征戰多年的人,雖然還算不上什麼名將,但還是有幾分決斷力,因此立刻決定,先退出廣州再說,畢竟現在廣州的兵力太弱了,根本沒有一戰的能力,隻能先退出廣州,爭取能夠和尚之信、尚之孝兩部的人馬彙合,然後再做打算。至少彙合了尚之信、尚之孝兩部的人馬之後,尚可喜會覺得心裏踏實一點。

因此尚可喜也立刻下令眾將,率領人馬趕快撤出廣州城,先暫時退到從化縣去駐紮。不過由於撤離得實在太匆忙,什麼財物、輜重、糧草也都顧不上帶了,尚可喜隻能把全城的軍隊,連同新招募的軍隊,都帶走。這一點尚可喜還算是明白,錢財什麼的都是身外之物,在這亂世之中,軍隊才是最重要的。而廣州城裏的永安朝廷君臣人等,尚可喜早就忘了。

可惜尚可喜是這樣想,但中華軍同樣也想到了這一點,因為這次突襲廣州的是一個軍的編製,除了在虎冂留下一個團守衛之外,其餘的部隊全部都在廣州登岸,沿路碼頭留下的,都是第四分艦隊的陸戰部隊,因此兵力絕對足夠。登岸之後,軍長田楚立刻下令,特種師的三個團馬上分散,占領在廣州城的各外圍駐點,既是為了防止廣州城裏的軍隊逃竄,同時也防範東、北兩路的尚軍趕回來救援。隨後才帶著三旅、二十一旅的另外一個團,直撲向廣州城。

廣州是一個大城,城門當然不會隻有四個,不過廣州的城區並不是規則的方形,因此城門的分布也不均勻,北麵有兩座城門:大北門和小北門。東西麵,各有一座城門:正東門,正西門,南麵城門較多,從東至西,共有四個門:定海門、文明門、正南門和歸德門。

中華軍是在廣州南部登陸,自然是從南城的城門入城,不過這時尚可喜己從城裏撤走,無人守衛,中華軍兵不血刃,就打開了各城門,進入廣州。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