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豫北戰役(二)(2 / 2)

在陣後觀戰的瓦達克也稍微有些滿意,這才向是打仗的樣子,要是都像昨天的表現, 別說三萬多朝鮮軍隊, 就是來三十萬也沒有用。

但中華軍對清朝聯軍的變化並不關心,仍然隻是按照自己的防守節奏,打擊進攻上來的敵人,火槍手一輪接著一輪的開槍射擊,始終保持著火力的連繼性,各種火炮也紛紛開火轟擊,當然打出的全部都是霰彈,為火槍的火力進行補充和加強。一切都是按步就班,並沒有因為敵軍發生了變化,而影響了自己。

因此清朝聯軍雖然仍然堅持著突進,盡管也分散了隊形,但還要遭到了不小的損失,而且越是靠近中華軍的防線,受到的打擊也就越大。在清朝聯軍突進到離中華軍防線隻有三四十步的距離時候,也是中華軍的各種連發槍的射程,中華軍的火力頓時加強了一倍有佘,各種彈丸密集如暴雨一樣,組成一道幾乎是難以愈越的火力網,使清朝聯軍再想突進一步都非常困難。

到了這個時候,清軍到是還能免強堅持,但朝鮮軍隊卻差不多到了能夠承受的極限,甴其是較為勇敢,並且衝鋒在前的朝鮮士兵幾乎都己經陣亡,而留在後麵,比較怕死的士兵基本都要被頂到前排了, 終於有士兵堅持不住, 開始向後退卻。

雖然在一開始,退卻的士兵本意並不是想真的撤退下去,而是希望能夠躲到同伴的身後去,但這樣的士兵有一個二個還行,如果抱以這樣想法的人多了,大家都想躲到同伴的身後,結果前麵的士兵向後退,後麵的士兵也向後退,最終還是演化成了一場全麵的撤退。而另一方麵,清軍這時也有些支持不住,見朝鮮士兵開始向後撤退,也正好借這個機會,從戰場上敗退了下來。當然清軍到底還是在朝鮮士兵的後麵。

當然這一次進攻,以經比昨天好了許多,突到最前麵的清兵,離中華軍的防線已不足二十步,這差不多己經是一個應該準備白刃作戰的距離了,當然清朝聯軍想要跨過這一段距離,也並不容易,還要付出更為慘重的代價。

但而且在瓦達克看來,這一次進攻隻差了那麼一步,就可以攻入中華軍的陣地,展開近身作戰了。但最終還是功虧一簣。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完成就是因為朝鮮士兵率先從進攻中撤退。而且自己並沒有下達撤退的命令。因此瓦達克也立刻下令,將所有撤退下來的朝鮮士兵全部都抓起來,將他們全部斬殺於陣前。

其實這一次進攻,本來隻是一次試探,瓦達克主要是想看一看,昨天自己發了一通火之後的效果,另外也想借機給朝鮮軍隊來一個下馬威,因為瓦達克已經看出來,朝鮮軍隊的素質太差了,如果不給他們下一個狠手,就難以讓他們有所警覺,否則的話,這批朝鮮軍隊也就隻能浪廢糧食,根本就指望不上。

這一招過去清軍在漢軍身上也是屢試不爽。結果本來在明軍中貪生怕死、畏刀避劍的士兵,投降到清軍中之後,就一下子變得勇猛善戰、敢打敢拚起來。從一定程度上說,這也是一種改造俘虜的辦法。當然現在這一招再用在漢軍身上,隻能逼得漢軍向中華軍投降,因此絕不可用,但卻可以用來改造朝鮮士兵。

除去陣亡的士兵之外,在這一次進攻中,撤退下來的朝鮮士兵大約還有六百餘人,在瓦達克下令之後,也被行刑的清兵分成幾批,推到陣前斬首。

這些撤退下來朝鮮士兵真的沒有想到,這一次陣前撤退真的會給自已帶來殺身之禍,因為這種臨陣撤退的事情,但朝鮮國內真的算不上什麼大事,很少有武將會較真,最多也就是殺幾個帶頭的,法不責眾的精神,在朝鮮確實是得到了很好的灌輸。

等第一批士兵被斬首之後,剩下的每一個人都眀白,清軍這一次是玩真的,於是有人痛哭流涕,有人嚇得四肢無力,還有人苦苦矣救僥過自己這一次,甚致表示願意再次出戰,向中華軍的陣地進攻等等。

但瓦達克都不為所動,堅持將這六百多名朝鮮士兵全部斬首。等六百多顆血淋淋的人頭擺放在陣前時,所有的朝鮮士兵、將領連大氣都不敢出一聲了。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