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六章 年度總結(下)(2 / 2)

而第三期學生中的最優秀的學生之一,夏完淳被分配到了淮南軍區。而另一名優等生陳永華,卻選擇了一條和他們都不同的道路,他報名參加了這次訪向英國的代表團,也馬上就要隨團出航。因此他們和幾個平素關糸要好的同學,也聚在一起互相告別勉力。

酒過三巡之後,夏完淳才道:“複甫兄,這一次你真的要去英國嗎?”

另一個學生黃敬忠也道:“是啊,說實話,當時複甫決定報名參加訪問英國代表團的時候,我確實嚇了一大跳。這英國可比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所到之處還遠了數倍,而且聽說一路上要經過無數的險山惡水,凶險之極,所來往之船,十有七八難以幸存,聽說還有妖怪,我真有些替複甫擔心。”

陳永華笑道:“你們在地理課上都白學了嗎?這世上那有什麼妖魔鬼怪。何況泰西諸國之人,到我中華己有百餘年,有人己往返不下十數次,也不見途中有什麼凶險。否則的話,皆不是他們人人都是九死一生了嗎?”

又有一個學生鬱鴻偉道:“雖然沒有妖魔鬼怪,但這中國去英國遠達十萬餘裏,總是不錯,而一路航海,必然經受風浪之險,雖不說是九死一生,但也絕不是一路坦途啊。”

陳永華道:“風浪之險,隻要是在海上就會遇到,去年我們隨艦隊出征呂宋,也不是沒有見過,並不足為慮。何況你們留在國內,也不是各自將上戰場,要說凶險,也未必在我之下。”

夏完淳道:“這到不是凶險大小之分,隻是現在清虜仍占我中原京師之地,國難尚未平定,就這樣遠赴海外其國,我總覺得複甫兄選得並不合時宜。”

陳永華搖了搖頭,道:“驅逐清虜,並非一蹴可就之事,而且等我從英國回來之後,不是同樣可以從軍參戰,為驅逐清虜盡力嗎?”

夏完淳苦笑了一聲,道:“告示上不是說得清楚,此次去英國,少則二三年,多則五載,恐怕等你回來的時候,靖北王早己帶領我們連北京都已經收複了,建功立業之機,恐怕就錯過了。”

陳永華嗬嗬笑道:“那樣不是更好嗎?隻要能夠驅逐清虜,恢複漢室江山,又何必在意自己能不能建功立業,何況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又有何況不得建功立業呢?靖北王不是也曾說過,趕走清虜,恢複漢人江山,隻是第一步,而要建立一個富強、開明、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施德政於國內,布揚威於海外,這才是任重而道遠。”

他又喝了一口酒,才又繼續道:“說實話,以前我也一直以為,所謂天下,就是中華之地,而除中華之外,其他諸國皆蠻夷之族,一直到後來, 我們在軍校裏也學過地理之後,雖然隻是窺豹一斑,但也才知道過去之見,不過是井底之蛙,大家想想看,我們看到的坤輿萬國全圖,我中華雖不能算是滄海一粟,但也隻能說是其中一方之隅,可見天下之大,絕非我中華一地。而且這次隨靖北王出征呂宋之後,親眼所見, 親耳所聞, 皆與我中華不同,我那時更有了遊曆海外之意, 這一次靖北王下榜招募出訪英國之人, 正合我的心意,我才揭榜應征。”

夏完淳道:“看來複甫兄是去意已堅了。”

黃敬忠道:“人各有誌,複甫兄這樣決定,也不算是錯,我參加了這次海外遠征之後,也認為就算是擊敗清虜,恢複漢人江山,但我中華日後,也絕不可再閉關自守,坐井觀天,與海外諸國交流通好,必不可少。複甫這麼做,也隻是比我們先行了一步。”

夏完淳也苦笑了一聲,道:“既是如此,我也就隻好祝複甫兄一帆風順,一路平安了。”

陳永華也點了點頭,笑道:“其實我們各位也都一樣,你們大家都將奔赴戰場,刀槍無眼,因此一切事宜也要多加小心。”

黃敬忠道:“我們今天在這裏一別之後,也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再次聚首。”

鬱鴻偉道:“現在就說好,等打敗了清虜,複甫又回來之後,我們一定要在這家酒樓,再次相聚暢飲。”

其他人也紛紛道:“一定,一定。”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