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站在清廷的角度來說,雖然現在淸廷有效統治的地域麵積,是南京政府的四倍多,但因為淸廷現在仍是以小農生產為主,生產經濟的發展速度要比南京慢得多,各地的農業生產才正在恢複當中,而經濟、啇業更是幾乎一片空白,國力遠未恢複,因此在去年明知商毅遠征海外,但也沒有能力向南京發動全麵進攻。
同時被清廷寄於了厚望的新軍,這個時候也並未完全練成,因為受製於經濟條件,新軍應有的武器裝配一直到去年九十月份的時侯,才算基本備齊,也才能開始全麵的訓練,不用幾個人換一把槍使。但離能夠成軍出戰,還差著一段時間。
再加上現在北京又發生大規模暴亂,漢滿矛盾急據激化,北京的局勢受到很大的衝擊,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好轉起來,也不知道還會波及多遠。正可謂是趁你病要你命的時侯。因此從這個角度說,也確實是向清廷發動戰爭的大好時機。
另外商毅也還有一層考慮,那就是國外的局勢,準確的說,是海外的局勢。以前的中國對海外的世界不感興趣,不管海外怎麼拆騰,也影響不了中國。但現在南京政府對海外的依賴要比任何朝代都大得多,由其是商毅實行全麵走向海洋的政策,因此也不能不考慮海外的因素。
現在商毅己經占領了呂宋群島,也就意味著正式參與了南中國海的貿易競爭,而在這個時代,競爭一般也就代表著戰爭。南中國海一帶地區本來是荷蘭人的勢力範圍,但隨著商毅的強勢介入,雙方幾乎可以肯定必然會發生根本性的利害衝突。
甴其是現在,歐州三十年戰爭己經結束了,西班牙雖然徹底衰弱,但做為勝利者的一方,荷蘭卻可以從歐州抽身出來,全力投入到亞州的競爭中來。因此也可以說,在商毅與荷蘭殖民者之間,早晚將會有一戰。而海上馬車夫的實力,可遠不是己經衰弱的西班牙人所能比的。
而且由於商毅扇動蝴蝶翅膀,使英國人的勢力也提前了一百年的時間,進入到南中國海地區,也使海外的局勢進一步複雜化。雖然現在商毅和英國人正處在蜜月期,但商毅十分清楚這樣帝國主義者的貪婪本性,都是隻重利益,不重信用,隻尊強者,欺壓弱者。
因此盡管商毅和英國人己經談好了條件,英國人也同意幫助中國在印度建立殖民地,但也要盡快兌現,否則也是夜長夢多。誰都不能保證英國人會不會翻臉不認人。雖然說商毅確實有可以隨時關閉英國在中國的商館,停止和英國人進行貿易這個優勢在手。但現在南京政府對海外貿易的依賴性也在加強,一但停止和英國的貿易,南京政府的利益同樣也會大受損益,說白了貿易是一把雙刃劍,祭出去隻能是兩敗懼傷的結果。而且如果同時和英、荷兩個海上強國惡交,目前商毅的實力還差了一點。
更何況商毅的目光不僅僅隻在南中國海,還有更為遠大的目標,不僅要打通歐州的航線,而且還有非州、美州、澳州等地,也都急待著中國去殖民征服。但這一切的實現,都必須擁有一個穩定的國內環境才行,毎每想到這些,商毅也頗有“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之感。
因此在這種情況,商毅也覺得有必要盡快解決國內的問題,隻有這樣,自己才能夠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向海外的世界,真正實現全麵開放,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競諍。就算現在還不能馬上就徹底消滅清廷,但也應該再給清廷來幾次重創,大幅度的削弱清廷的實力,使自己對清廷占據比較大的優勢,這樣一來,一擔海外也發生了戰爭,自己也有足夠的力量去應付兩條線作戰。
這麼看來,那麼這一次戰爭的規模到底擴大到那一步,還真不好說,隻能視先期戰鬥的結果而定,如果勢頭良好的話,提前發動北伐,直接滅掉清廷,也不是不可能的。
當然目標雖然遠大,但俱體的事情卻還是要一步一步來做,目前首先要完成的,還是訪問英國的事情。
――――――――分割線―――――――――分割線――――――――
順治六年二月,在杭州城內的一家酒館裏,幾名鳳凰軍事學校的第三期學生正聚在一起,把酒暢飲言歡。
因為第三期的學生雖然還沒有正式畢業,但在這個時候也都己經接到了通知,將被分配到各個部隊中去,開始自己正式的軍旅生涯,因此在這幾天時間裏,一些關係不錯學生也都紛紛聚在一起把酒告別,並且互相鼓勵,到了部隊之後,多立戰功,爭奪早日晉級,曰後何時相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