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參政院(上)(1 / 2)

新年之後, 商毅也連繼收到清廷那邊發回來的消息, 首先是關於趙嶽的消息, 和清廷新軍的情況。

雖然看起來趙嶽是真的要反正過來,不過也還要做進一步的考驗,而淸廷新軍的訓練情況和商毅預想的也差不多,畢競清廷和中華軍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新軍也不是一二年就能成軍了。

不過有三條消息引起了商毅的注意力,第一條是清廷正式下令,嚴禁在淸廷的統製範圍內,發行、收藏、購買、刊印、傳插[杭州時報],並命令凡家中有私藏[杭州時報]者,必須立刻上交官府銷毀,否則一經發現,必誅連滿門,決不寬恕。第二條是清廷也宣布,將發行[大清時報]。第三條是清廷宣布,正式開科取士,凡在清廷統治範圍以內的讀書人,都可以報多參加,今年開始鄉試、明年省試、後年殿試,將出現清廷入關之後的第一位狀元。

對第一條,商毅到是有所準備,一但[杭州時報]的影響力擴大,淸廷早晚都要取締,因為清廷對思想控製極為嚴格,中國曆代都有文字獄發生,但隻有清廷的文字獄最為嚴酷而殘忍。但商毅對此並不擔心,人往往都是有逆反心理,國家越是禁止的東西,就越是讓人感興趣,自己有許多渠道可以把[杭州時報]發送到清廷去。而且現在並不是清廷一家獨大的局麵,由他們想怎麼來就怎麼來,商毅到真希望清廷能整幾個文字獄出來,這樣自己就又攻擊目標了。同時商毅甚致還想到,要是清廷真的下狠手,說不定還可以給清廷的官員栽一點髒。

而淸廷居然也發行報紙,到是真的讓商毅大感意外,原來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並不保守,對新事物還是很能接授的。因此商毅也對清廷將要發行的這份報紙也充滿了興趣,心裏還想,要不要收藏幾張第一期的報紙,過幾百年可就值錢了。

當然商毅也清楚,如果清廷以為就這麼依樣畫葫蘆也整出一份報紙來,就能有[杭州時報]那樣的影響力,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或許清廷報紙的發行量一開始就會很大,但並不代表其影響力,因為一份報紙要培養自己的讀者群,不僅需要時間,同樣也需要報紙本身的內容、形式。如果滿篇都是大話、套話、官話,決不會有人關注的。[杭州時報]創辦了三年多的時間,一直都比較注意信息公開、公正的原則,加上幾次大事件的推動,才有今天的影響力,清廷的報紙想達到這個水平,還要做做很多努力才行。因此商毅也懷疑淸廷辦報紙的能力。

真正值得商毅重視的,還是第三條,開科取士。

商毅心裏十分淸楚,讀書是為什麼,好聽是為了出人頭地,換種說法也叫升官發財。事業與愛情,金錢和美女其實是等義的,古往今來,都是一個道理。隻不過在現代社會,實現這些目標有多種途徑,而在古代,基本隻有一條路,就是科舉,考中了光宗耀祖,考不中回家種田。當然在南京政府的統治區內也許還有其他路可以走,現在經商辦廠也不算丟人的事,但在北方,還沒有多少別的機會。

因此清廷現在搞開科取士,卻實很有殺傷力。而對凊廷的這一手,商毅現在確實還沒有多少反擊的好辦法,雖然可以在[杭州時報]上發表文章,呼籲北方的漢人抵製這科舉,但估計作用不大。能夠堅持民族大義的人,畢竟是少數,何況現在南北雙方大體呈勻勢,商毅、南京政府的官員固然清楚,自己現在的比分領先,但不是局內人,是很難看得清楚。

在許多人看來,也許中囯會重現南北朝對持的局麵很長一段時間,自己沒有必要為了一個虛幻的民族氣節,荒費了十年寒窗苦讀,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才是正道理,管這個皇帝是滿人還是漢人,反正中國又不是沒被異族統治過,倒向異族一邊的,也不是自己一個人。

不過商毅也是一個想得開的人,對於暫時沒招的事情就不要去想了,畢競不可能回回都是自己占便宜,也要讓對方找一二個場子回來,而且一次科舉的周期是三年,現在才剛剛開始,以後說不定會有辦法的。而現在還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要被被清廷牽著鼻子走。

在商毅的統治區內,進行了土地分配和建立鄉鎮級行政機構之後,南京政府對社會基層的控製力度比曆代都要加強許多,也可以說統治漸得人心,而接下來要收隴的,是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