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安慶府和廬州府造成的破壞卻十分嚴重,由其是治所在地的懷寧和合肥兩城都被清軍焚之一爐,幾乎全毀,而城外的鄉村鎮縣也遭受到大量的破壞,造成無家可歸的難民,也達到六七十萬之眾。
雖然商家軍出兵及時,並且帶來了必要的糧食、帳蓬等生活物資,組織難民定居,統一安置難民的生活,並且規定難民尊守秩序,各安生業,不得趁機鬧事做亂,否則絕不輕恕,不過由於近十年來這此地區的法紀鬆弛,社會動蕩不安,因此人們的膽孑也大了不少,有少數不安寂寞的人借機鬧事,幹一些搶劫掠虜的事情,還有一些有野的人,打算趁機扯旗造反,自立山頭。
對此商家軍也給予了嚴厲的打擊,凡事有偷盜搶劫的,一率抓起來做苦工,而趁機扯旗造反的,則全部處死。這也是亂世用重典,必須以霹靂手段,壓製住各種蠢蠢欲動的事端。結果在商家軍恩威並施的之下,立刻迅速的穩定住了江北的局麵,而且隨後又有大量的糧食、物資送到江北,生活有了基本的保證之後,絕大部份的百姓也就都安心下來。其實中囯的農民其實是最老實後,隻要是能夠活下去,百姓們也都不原造反鬧事,因此也總算是沒有造成大股的難民潮。
不過江北的破壞情況仍然十分嚴重,沒有二三年的時間,是難以恢複元氣,因此商家軍現在也無力再向清軍發動進攻,於是雙方都停止了戰爭,以現在的地區為分界,暫實互相對持起來。
雖然讓商家軍的勢力擴展到了淮河北岸,並進入河南省的地區,但不管怎麼說,商家軍的攻勢是停止了下來,清廷上下也都鬆了一口氣,至少不用再擔心商毅打到北京來。因此退出關外,回歸遼東的聲音,也漸漸小了許多。畢竟在北京住著,可要比遼東舒服得多了,滿洲貴族當然都舍不得離開。
另一方麵,冊封吳三桂為蜀中王的聖旨到達四川之後,吳三桂也心滿意足,雖然說自己以前也是平西王,但那不過是一個空頭王爵,那有現在有封地,許開府的真正王位好,這也說明清廷也終於認可了自己在四川割據的事實。自己辛苦經營了這麼多年,也終於得到了豐厚的收獲。
當然吳三桂也不是不明白,從表麵上來,自己的王位還是受清廷冊封,而且自己又有讓出山海關的前科,因此還很難得到南明勢力的認可,從目前來說,還必須依靠清廷才行,於是吳三桂立刻又向清廷上奏,表示了自己對清廷的感激之情,並且向清廷大表自己的忠心,想借此來緩和自己和清廷的關糸。
當然吳三桂也清楚,要緩和關係不能隻靠嘴說,還需要一些實際的行動。好在是四川一向富饒,張獻忠在四川待了二年,也抽刮到不少財物,而吳三桂打敗張獻忠,奪取四川之中,這批財物大部份都被吳三桂搶到手,因此現在吳三桂的手頭也十分寬裕,於是他也立刻拿出五十萬兩白銀,二萬匹蜀錦,五萬石糧食,派人送到北京,以行動表示自己的忠心。另外還派大將夏國相,代表自己進京麵君謝恩,同時還帶上十萬兩白銀,打點北京的關係。
現在清廷正是財政緊張的時候,吳三桂的這批銀錢也來得確實極時,再加上態度十分誠肯,給足了朝廷麵子,又有銀子開道,首先送給皇宮裏兩萬,送給多爾袞一萬,其中六部九府,親王貝勒貝子等等,也都各有贈送,多者數千,少者數百,幾乎人人有份。
畢竟是拿人手短,這樣一來,清廷上下對吳三桂的態度也改觀了不少,因此反對吳三桂封王的聲音也大大減小了。
見吳三桂這麼會來事,也讓多爾袞覺得寬憵了不少,同時馬上又想到,現在南方還有一個智順王尚可喜,盡管他己經宣稱反正,並奉立魯王朱以海為帝,但多尓袞清楚,尚可喜這也是迫不得以,未必是真心歸眀,至少尚可喜也可以再爭取一下,讓他在商毅背後搗搗亂,牽製一下商毅的精力,對大清也有好處。因此多爾袞派人潛入廣東,密封尚可喜為平南王,並且達成互相攻守同盟的協議。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