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章 變數(二)(1 / 2)

在隨後的三天時間裏,商毅也下令商家軍,向駐守在南京城裏的清軍發動了連續的進攻。

而這時清軍在南京城裏的駐守兵力隻有四萬左右,在兵力上己經不占多少優勢,但火器部隊大半都留在了南京,由其是火銃兵,還有近萬人,另外還有火炮百餘門。因為在此前的戰鬥中,商家軍一直都是保持守勢,而這一次商家軍卻主動進攻過來,因此阿濟格也覺得,這個機會也十分難得,到是可以和商家軍一戰。從前幾天的經驗來看,和商家軍的作戰,最好的辦法還是以火器來對付火器,現在自己也有足夠的火器部隊了,應該可以和商家軍展開正麵戰鬥。

在經過十幾天的反複拉距之後,南京中部城區的建築己被催毀了大半,隻剩一間間殘轅斷壁,依稀還保留著幾分城市的格局,另外還有好幾處街道的大火未滅。街道上滿是碎瓦殘礪,而且百姓的屍體也隨處可見。

這一戰商家軍出動的是李定國的第九師,兵力為一萬左右,而清軍也出動了一萬二千人,包括有五千火銃兵、和二千弓箭手。兩方的兵力大致相當,但因為是在城市中作戰,中重型火炮難以定位瞄準,不過在九師的炮兵團中,有兩個炮兵營無法參戰,因此實際的兵力隻有八千五百人,比清軍要少一些。

在李定國下令進攻之後,八師的兩個步兵團立刻分散成以營為單位,向前突進,而每個營又是以二個連為一組,一個連突前,一個連稍後掩護,並伺機使用小型火炮支援,這樣一共分為十六個小隊,展開麵幾乎覆蓋了整個中部城區。雖然這時城區基本都被催毀,但在廢墟中仍然可以找到許多掩體,因此各營在突進的過程中,各自尋找掩體掩護自己,然後依次前進。

商毅在鼓樓上看得十分清楚,清軍是以火銃兵、弓箭兵和其他士兵合作成縱隊,從街道上向前推進。不過現在清軍的主導思想依然還是逼近商家軍之後,進行近身的作戰,火銃兵和弓箭手隻是為其他士兵提供火力掩護,最終還是依靠近戰來結束戰鬥,因此並沒有像商家軍那樣依賴於掩護。但還是將兵力分散展開,向商家軍這邊逼近過來。

不過經過十幾天的城市戰之後,清軍也積累了不少巷戰的經驗,知道在城市中作戰,不能將兵力紮推,而是要盡力將兵力展開,才能發揮自己在兵力上的優勢,另外厚重的盔甲也影響了士兵們的靈活性,因此清軍的弓箭手和火銃兵也都換上了輕便的皮甲,隻有長槍兵還穿著厚甲,以便在接身作戰的時候取得優勢。至少和十幾天以前相比,清軍的巷戰水平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

這時在戰場上,有些街道上的雙方士兵己經進入了射程,在掩體後麵己經做好了準備的商家軍士兵立刻向清軍開槍射擊,一陣槍聲響起之後,受到打擊的清軍也紛紛尋找掩體後麵躲避,而火銃兵和弓箭手也都開始還擊,重甲步兵也馬上退後,把陣地交給火銃兵和弓箭兵。這時商家軍押後的隊伍也速度趕了上來,利用殘牆的掩護,加入了戰局中。

雙方你來我往,用火槍弓箭互相對射,槍聲也響個不停,確實有幾分近代戰爭的味道了。

但很快清軍就發現,這樣互相對射,對自巳非常不利,因為商家軍是人手一支槍,可以全部投入戰鬥,而清軍有相當一部份兵力不能參與這種對射中,再加上商家軍全是使用的火帽撞擊發射的燧發槍,在射程上比清軍使用的火繩槍要略遠,但射擊速度卻要快了近一倍,而清軍的弓箭射速到是很快,精度也很高,但在射程上卻要短了近一半,因此雙方剛一接觸,清軍就明顯處於下風。

不過因為現在雙方是互相對攻,因此商家軍的火力並不強,而且在經過了最初的打擊之後,清兵也都巳經隱藏好了自已的身形,雖然對商家軍造不成什麼危脅,但清軍的損失也並不大。

但這時清軍的重甲步兵雖然退出了商家軍的一般步槍的射擊距離,但卻仍在線蹚槍的射程之內,每一隊商家軍都有十名狙擊步兵壓陣,這時雖然清軍的火銃兵和弓箭手都找到了掩體躲藏,但最後的重甲步兵卻馬上成為狙擊步兵的獵殺目標。

而且因為重甲步兵的陣形密集,幾乎根本就不需要怎麼樣瞄準,一槍一個。同時有的狙擊步兵還找到致高點,居高臨下的射擊,這樣一來有些躲在掩體後麵的清兵,也在狙擊手的打擊範圍以內。雖然每一隊商家軍所帶的狙擊步兵都不多,但時間長了, 對清軍的打擊還是不小。因為這種隻能挨打,而不能還手的局麵,是非常打擊清軍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