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哲見褔臨惶恐的樣孑,也不由一陣心酸,這才緩合了臉色,把福臨小小的身體抱住,道:“福臨,你隻要明白一點就行了,你額娘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你。”
――――――――分割線―――――――――分割線――――――――
多爾袞當然不知道,在自己離開翊坤宮之後發生的事情,不過就算知道了,他也不在乎,反正這一層窗戶紙早晚也是要被捅破的,讓福臨早些知道了也好,以後反到是省去了不少口舌。因此來到敬思殿之後,多爾袞也立刻下達了一係命令:
阿濟格、多鐸、吳三桂、耿仲眀、尚可喜等人現在立刻返回前線坐鎮,整頓軍馬,準備再次向南方發動進攻,同時也專程告誡多鐸,這一次要努力作戰,將功補過。
滿漢八旗擴軍的事情不得再論,但現在各旗的缺額,立刻都補充齊整,而且補全的工作,必須在十月之前完成,保證南征的足夠兵力,
同時多爾袞還下令, 正式成立前鋒營、驍騎營、護軍營這三大營,並從各旗抽調精銳士兵出任,付責擔任宮廷禁衛,護從,並駐防在京畿和各省地區。同時又決定,將前期戰場中收編的明軍、降軍抽取精壯士兵,並從漢兵八旗中也抽取一部士兵﹐參照原來明軍的舊製﹐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重新組建整編﹐而各營均以綠旗為標誌﹐稱為綠營。
三大營和綠營成立之後,將不再歸屬滿漢八旗管理,而是由朝廷統一調度指揮。不過在南征以前三大營及綠營的編組肯定難以完成, 因此這次南征,還是將以滿漢八旗的編製為主。
另外,為了能夠更好的指揮南征,及時處理緊急軍務之用,多爾袞又下令,在皇宮的隆宗門內設置軍機房,專門處理與南征相關軍務,可以專事專報,直接對多爾袞付責。
軍事方麵的事情大體就是這些,而在政務方麵,多尓袞宣令,中樞機構的官員,必須由滿人出任,漢官不得入閣理,而六部九寺之中,也必須一職設二官,分授滿漢,官吏選拔,也應是以滿人優先,遼人(即關外的漢人)次之,關內漢人最次。同時大力提倡滿人保持民族風俗習慣,禁止滿漢通婚等等。
而在經濟方麵,多爾袞下令,繼續推行圈地令,並將圈地範圍擴大到河間、灤州、遵化等地,圈田所到之後,原有田主即被逐出,室中所有,皆歸圈田之主其有也。而八旗官兵所受之田,不許越旗賣價及私售於民,違者按律治罪。
為了禁止旗內包衣逃亡,多爾袞又頒布《督捕則例》,設立專門的督捕衙門,督捕逃亡的包衣,規定查獲的逃人鞭打一百,歸還原主。而藏匿逃人者從重治罪,本犯處死,家產沒收,鄰裏、甲長、鄉約,各鞭打一百,流徙邊遠地區。這也就是俗稱“逃人法”。
不過多爾袞也知道,北方地區的農業生產也必須恢複,畢竟現在大清己經是一個大國,不可能像過去一樣,隻靠掠奪為生,打仗打得就是綜合國力,沒有農業生產,經濟恢複,也就無力支持南方的戰事,因此又下令在圈地以外的地區內,地方官員都必須盡力招集流亡人口、鼓勵墾荒,盡快恢複生產,凡墾荒耕種,可為私產,並以墾荒數量作為地方官員的政績依據。而這個任務,交給洪承疇去付責。
最後對南征中戰死的清軍將士也都給予厚葬追封,並重恤家屬。豪格雖然是多爾袞的政敵,但現在己戰死沙場,因此多爾袞下令,恢複其王爵,以親王之禮下葬,追諡“肅武親王”。豪格共有七子,第四子富綬為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所生,襲爵,授顯懿親王。
另一位戰死的王爵孔有徳也追授定南王,諡號“武壯”,並賜白金四千,官府為其營葬,並立碑紀績。而孔有徳唯一的兒子孔訓庭也死於戰場,現在隻剩下一個女兒孔四貞,年僅十一歲,被莊太後收養在宮中,封為和碩公主,以示體恤忠臣。
本來這一切安排都很好, 但偏偏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意外, 原來豪格的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也是出蒙古科爾沁部,名叫杜勒瑪。算起來還是莊太後的堂妺。不知怎麼,被多爾袞看上,在豪格出賓後不久,被多爾袞所納。另外還有兩個側福晉,也分別被濟爾哈朗、阿濟格所娶。
其實這種事情在關外滿人風俗, 並不箅什麼, 不過頗為漢人所不恥, 因此也生出不少對多爾袞的誹議來。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