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第二天,商毅首先命人將琉球的國書送到南京去,隨後下令,駐守黃河入海口的第四分艦隊趕到琉球去參戰,加強出征琉球艦隊的實力,同時還隨船帶去大量的彈藥己及霹靂火箭,還派去了一個步兵團,外籍雇傭兵團以應付未來的登陸作戰。
隨後商毅又下令,招見日本商團的代表。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觀察,商毅也基本能夠確定,這個日本商團和這一次戰鬥沒有關係。雖然目前還不能確定這個日本商團的明確身份,但根據現在的種種線索分柝,商毅猜測這可是某一個與徳川幕府為敵的大名家族,在失敗之後,逃到中國來,以經商為名,實際是進行政治避難。
因此當這個日本商團的出頭人大野殿守來見商毅的時候,商毅也沒有戳穿他們,但當著大野殿守的麵,嚴厲的譴責薩摩藩對石垣島和西表島的侵略行為,並且向他出示了琉球王朝的詔書,證明這一次商家軍出兵琉球島是出師有名,最後以自己的名議,寫給島津久光一份公文,提出了三個要求:一、薩摩軍隊必須全部撤出琉球王朝的疆土,完證琉球王朝的獨立和領土完整,以後不以任何形式侵吞、幹涉琉球內政;二、這一次的戰鬥完全是由薩摩藩首先挑起來的,因此應該由薩摩藩付全部責任,賠償商毅五十萬兩白銀,以補償對商家軍造成的損失;三、在這一次戰鬥中被俘虜的薩摩士兵將由薩摩藩用白銀贖回,並需要支付在台灣關押時的生活夥食費用。
雖梨現在商毅不能代表大明朝廷,不過薩摩藩也同樣不代表日本的最高統治機構——德川幕府,雙方的關係實際也可以算是對等,就是中國的地方割據勢力與曰本大名,因此商毅向島津久光發公文,提出條件,都不算不過份。當然在這裏麵還算是一個主權國家的琉球,直接被雙方都忽視掉了。
大野殿守到也沒有拒絕商毅的要求,畢竟這隻是當一個傳信的中間人,因此接過了商毅的公文之後,立刻告辭離開。
――――――――分割線―――――――――分割線――――――――
這時在琉球,西班牙雇傭艦隊也已經到達琉球島上,與亞莉桑徳拉的艦隊彙合,又從台灣調來了兩千步兵,這樣一來,商家軍在琉球島上的駐軍也超過了五千人,完全控製了整個琉球島以及附近的十餘個島。
亞莉桑德拉是來自老牌的殖民國家,對於統治殖民地的一套工序非常熟練,在初步控製了琉球島之後,立刻展開雷霆手段,首先在琉球清除親日派,要求尚賢以琉球王朝的名議下旨,將十五名親日派最鐵杆的大臣處斬,其他的二十餘名大臣都罷職,並驅逐出琉球島去。而琉球朝廷,也就完全淪為商家軍的玩偶。尚容這時那還敢不從,因此在幾天內,立刻將琉球朝中的親日勢力幾乎一掃而光。
當然打了一巴掌之後,還得給一個甜棗吃,雖然亞莉桑徳拉沒聽說過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但這點道理還是懂的,而且商毅的目地並不是隻把琉球當自己的殖民地,而是打算逐步吞並琉球。因此必要的示好也是應該的。其實殖民也是一個技術活, 不是靠一味殺戮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於是亞莉桑德拉又下命,過去薩摩藩強加給琉球朝廷的進貢,和琉球的稅賦,都全部取消,並且免除琉球百姓三年的所有稅收。
琉球朝廷雖然少了三年的稅收,但琉球的財政收入主要是依靠貿易中傳的關稅而不是百姓的農稅,而且免除了對日本的進貢之後,也省了好大一筆開支,足以低消減稅了。因此這個政策上到琉球朝廷,下至琉球百姓,都能從中受惠,也受到一致好評。
另外商家軍的軍紀可不是薩摩藩可比,基本能做到秋毫不犯,公買公賣,並不以強淩弱,因此也迅速在琉球島上建立起良好的名望。不少親明派的官員更是對商家軍大唱讚歌,什麼王者之師、仁義之師的名銜,全部都送給商家軍了。就連國王尚賢也覺得,看來當商家軍的附庸也不錯,上麵有人罩著,而且這日子比過去可好過多了,比給薩摩藩當附庸可強多了。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