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外線作戰(二)(2 / 2)

趙嶽本想當麵去向李定國和段鵬勸告一下,但想了一想,自己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連長,估計說了也沒有什麼用,說不定還會惹得李定國不快,因此還是放棄了。

其實段鵬才是個十八歲的少年,而且又是百姓出身,對什麼正統觀念還很模糊,隻是本能的覺得商家軍確實比南京朝廷要好,而商毅在各方麵的能力、人品也確實比朝中的大臣都要強得多,因此也並不覺得這些百姓說的有什麼不對。而且也希望永遠這樣下去。

而在商家軍內部對明朝的正統觀念都很淡薄,一方麵是商毅有意的引導,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商家軍內部的成員基本都是平民百姓出身,或者來自農民軍,真正官員出身的人並不多。

不過李定國卻是真的如趙嶽所想,有意是在推波助瀾,因為他本來就是農民軍出身,對明朝根本就沒有多少認同感,而投奔商毅之後,以他幹過造反的眼光來看,商毅確定是一個能成大事的明主,比李自成、張獻忠之流顯然要強多了,他其實很希望商毅有招一日能夠扯旗自立,自己也好做個從龍功臣,開國元勳,說不定還能名標雲霄閣,青史留名。而且商毅在浙江的做為來看,似乎也有那麼一些意思,因此李定國心裏也充滿了期盼,平時也有意在軍隊中宣傳散布朝廷的**,其他軍隊無能。從這一點來看,他和李岩的思想頗為相似。

一連忙了三天,李定國和段鵬也收到了偵察兵的報告,清軍己經派出救兵,來複奪滁州。

原來拜尹圖率領著大軍到達了儀真,正和另外兩路人馬配合,在逐步淸掃揚州的處圍地區,為攻取揚州做準備工作。而就在這時,也收到了滁州失守,自己的運糧隊也被商家軍給劫取了的消息。

拜尹圖也大為震驚,實在有些難以想通,為什麼在自己的後方,會出現一支商家軍的人馬,而且人數還有不少,據敗軍所說,大約在八千到一萬左右。這麼一支大隊伍,是怎麼跑到自己身後去了呢?

但現在可不是研究原因的時候,拜尹圖趕忙向多鐸報告了這一情況,而洪承疇一聽就明白了,這一定是商毅在撤離的時候,故意留在自己身後的一支人馬,目地就是搔擾自己的後方,打擊後勤供應,怪不得商毅這麼痛快就放棄了淮西千餘裏的地方,原來是打得這個主意。果然是很高明。

因此洪承疇也立刻向多鐸建議,對這支人馬一定不能小視,反正現在準塔運送的火炮還沒有到,暫時還無法向揚州發動進攻,索性先調集人馬,把這支外線作戰的商家軍人馬消滅掉,解除掉這個後患。當然洪承疇也估計,說這支人馬有八千到一萬人,恐怕是誇大其辭,以商家軍目前的總兵力,不可能留這麼多兵力在外線,應該在四到五千為最合理。

現在多鐸對洪承疇也是言聽計從,而且他也認為這支人馬不除,對自己進攻場州確實是一個麻煩,因此也調兵遣將,命拜尹圖部的梅勒章京鞏阿岱率軍由**返回,從滁州東邊進軍,自己部下的固山額真阿山率軍由白塔鎮進軍,從北麵殺回;又命駐守定遠的梅勒章京藍拜率軍從大槍嶺殺入,由西麵進攻。而滁州以南,就進入了廬州府地區,那裏現在是耿仲明的控製區域,也是死路一條。

三路人馬總計兵力為三萬七千餘眾,任何一路的兵力,都是商家軍的兩倍,因此多鐸對複奪滁州,圍殲這支商家軍,也是誌在必得。

商家軍在滁州暫時修整,但每天至少都有數百名偵察兵出動,在方圓百裏以內偵察,因此淸軍的動向,很快也被李定國和段鵬知道,兩人也知道,是到了放棄滁州的時候了。而且李定國還認為,清軍雖然分兵三路,來勢凶凶,但現在兵力分散,正好給了商家軍逐個擊破的好機會。

而且滁州地區多山,商家軍對這一帶的地曆情況也做過詳細的勘測,正好可以找一個合適的地點伏擊清軍,打一個大勝仗,突破清軍對自己的合擊。現在需要確定的是,對那一支清軍下手。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