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阿濟格的大軍也己經趕到湖廣,直撲襄陽。因為這時李自成把所有的人馬都集中在長江沿岸,準備進攻南京,襄陽一帶的防守十分空虛,被清軍一舉攻占了襄陽府和荊州府,李自成急派劉宗敏領軍在德安府迎擊清軍,但又被清軍擊敗,徳安府也告失守。
這時大順軍在湖廣的四府己失其三,現在僅有承天、武昌二府之地。李自成也左右為難,因為清軍來得太快了,有南京還有明軍保衛,如果繼續率軍東下,承天、武昌也難保全,一時又難以取下南京,這麼一來大軍既無地方提供後勤供應,又要保護著隨軍家屬,又僅指揮將出現極大的混亂,而且處竟也十分困難了。
就在這時,李牟乘船沿江北上,到達武昌府,見到了李自成,把明朝有意招降大順軍的意圖說了一遍,並且又送上了李岩寫給李自成的信。
李自成這才知道,原來李岩己經歸降了商毅,看完了李岩的信之後,李自成雖然沉默半響無語,但心裏卻真的動了心。從北京退出之後,大順軍一敗再敗,盡管李自成一直在用“我們本來就是什麼都沒有,不管怎麼說,我們也殺了皇帝,自己也做了皇帝,也住過皇宮。現在隻不過還是什麼都沒有,失去的以前還可以再打回來。” 安慰大順軍的將士,同時也是安慰自己。
但李自成心裏清楚,自己現在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一無所有的流寇了,別的不說,單是這隨軍的十幾萬家屬,都不能輕易放棄掉。如果這個時侯真的能夠接受明朝的招降,至少也不用腹背受敵,可以一心一意的抵抗清軍,而且明朝還能夠為自己提供糧餉補給,這也總比再四處流竄要強多了。
至於其他的事情,可以等打退了淸軍之後,再做定論,反正自己也不是真的投降了明朝,如果實在不順心,那就再扯旗造反唄,隻要自己手裏有兵,就什麼也不怕。而且在明軍之中,除了商家軍之外,其他的軍隊李自成都不放在心上。
而且李牟也把話直接向李自成挑明,其實商毅根本和明朝不是一心,現在隻不過是想借明朝的大名議,割據東南沿海的富裕地區稱王而己。李牟甚致還說,如果打退了清軍,雙方甚至可以從東西一起夾攻南京,一舉滅掉明朝,然後平分南方的土地,各自自立為王。這個建議也讓李自成動心不己,畢竟他也當過幾天皇帝的人,這感覺還是很好,如果真能再做幾天,到也很不錯的。
因此李自成也招集眾將,一齊討論這件事情。雖然一開始遭到了許多將領的反對,但經過了李牟的解釋之後,眾將也都覺得隻要是保持大順軍的獨立性,在名議上接受明朝的招安,到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就在大順軍諸將都同意接受明朝招安的時候,牛金星突然跳了出來,道:“歸複明朝到是可以,但現在皇上己繼大統,開基立業,怎能隻受一個小小的國公,依臣之見,至少也要受封順王,方可接受招安。”
他這麼一說,眾將也都鼓噪了起來,都要求明朝封李自成為順王,因為大順軍的諸將也都封公封候,如果李自成接受順國公的封號,那麼其他人的爵位可就都要跟著降級,雖然說隻是名稱不同,但這些人現在的官癮可都還沒有過夠,自然誰都不想幹。
李牟也沒想到牛金星會在這裏插一杆子進來,心裏己經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到了,好在他也有幾分應變之才,道:“封王、封候,不過是一個虛名而己,一個空有虛名的王爵,又怎麼比得掌握實權的國公呢?大家又何為這一個名份而斤斤計較,因小而失大。” 轉頭又對李自成道:“何況闖王盡可以在名議上接受明朝的封爵,但在湖廣這裏,仍然是大順的皇帝。”
李自成聽了之後,也點了點頭,道:“李牟兄弟說得有理,我看就這麼定了吧,順國公就順國公吧,和果以後咱們再打下江山,都還可以再封王封候嘛。”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