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招安李自成(上)(1 / 2)

商毅接到南京的這一係列決議之後 ,也隻能苦笑。他當然淸楚,雖然這些決議表麵上是馬士英做出的,但在背後恐怕都有玄皇教指使的影子。

玄皇教當然不會怕史可法回京入閣,但對商毅卻充滿了警惕,商毅手裏不僅有兵,有地盤,又極能用兵,還有很強的施政能力,由其是在商毅取得了守衛淮河防線的勝利之後,聲望幾乎己經達到頂峰,整個南方的有識之士幾乎都視商毅為抵抗清軍南侵的唯一希望了。

現在淸軍的進攻受挫,對南方的危脅也大大減少,因此在玄皇教眼裏,商毅己經取代了清軍,成為玄皇教眼中的最大的危脅。說句難聽的話,如果商毅也學左良玉那樣舉兵,從浙江殺入南京,恐怕要不了十天時間。

因此玄皇教主也招集教內的幾名長老商議決定,借這個機會,把黃得功和劉良佐這兩部人馬留在南京附近,一方麵找機會慢慢吞並這兩部人馬,把他們收為自己的私軍,另一方麵也讓商毅去和清軍硬拚,好坐山觀虎鬥。讓他們拚個兩敗俱傷之後,再坐收漁人之利。

不過玄皇教還是釆納了商毅的另一個建議,招降李自成的大順軍,讓李自成的大軍駐守湖北,幫助南京朝廷,守住長江中遊。當然玄皇教也知道,招降李自成當然是一件冒天下大不違的事情,因此也按照商毅的建議,這些事情都是以馬士英的名議去做,讓老馬去承擔這個罵名,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把馬士英給犧牲掉,反正在玄皇教看來,現在馬士英的作用也隻是一枚棋子。

雖然商毅這次被玄皇教擺了一道,但現在也沒有別的應對辦法,好在他一直都沒有對明軍抱以多大的指望,而且也從來都沒有在鳳陽死守淮河一線的打算,在取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之後,也更堅定了他的這種想法,就算黃得功和劉良佐返回了江北。如果清軍真的再出動大軍進攻,商毅還是會適當放棄鳳陽,退守到揚州一線,利用江淮這一帶廣闊的地區,並不拘泥於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在局部戰場集中優勢兵力,以運動戰殲滅清軍的有生力量,慢慢的和清軍周旋。隻不好現在給自己實施這些戰術,減少了一些接應點,增加了一些困難。

因此商毅還是下令李岩,讓他派弟弟李牟先到南京,接受南京朝廷的委任,領取詔書,然後趕到湖廣,去尋找李自成。

這時李自成的處境己經相當難過。在清軍攻占了西北之後,大順軍分東西兩路向湖廣撤退,東路軍是由李自成、劉宗敏、田見秀等大順軍的主要將領率領,為大順軍南下的主力人馬,士兵連同家屬共計有三十餘萬,而且又攜帶了大量的財物輜重,因此行動十分緩慢,又遭到阿濟格的窮追猛打,在鄧州、承天、德安等地均遭到清軍的追擊,雙方連續接戰數次,大順軍均告失利。不過李自成到是且戰且退,終於在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下旬,到達了襄陽府。

而西路的大順軍就遇到了一些麻煩,這一路的主將是李過和高一功,他們原本是駐守延安、榆林的人馬,李自成棄守西安之後,原來大順軍在西北地區的原明朝歸附將領左瓖、牛成虎等都先後向清朝投降,清軍己經切斷了他們與李自成直接彙合南下的路線,因此李過和高一功隻好改由陝西漢中入蜀,順長江東下湖北,在和李自軍合兵。

但迭時鎮守漢中地區的大順軍賀珍、羅岱、黨孟安、郭登先四將卻已變節降清,以武力阻擊李過、高一功等部大順軍過境。經過一翻激烈的戰鬥之後,李過、高一功等部才衝破了賀珍等人的防區,由漢中南下四川太平、東鄉、達州、夔州等處,然後順江東下,而抵達湖廣荊州地區的時間,己是下半年的事了。

因此現在到達湖廣的,隻有大順軍的東路軍。不過雖然在一路上遭遇到了清軍的猛烈追擊,但這時李自戍還有從西安、河南帶來的大順軍還有十三萬餘人馬,而原先在部署湖廣地區襄陽、承天、德安、荊州四府的兵員還有七萬餘眾,也被李自成調集隨營,合計約有近二十萬。另外大順軍的主要人員劉宗敏、田見秀、劉芳亮、牛金星、宋獻策等人都還在,而且大順軍在湖廣四府經營了近兩年,統治基礎也比較穩固,可以說大順軍仍有當然強大的力量。

不過湖廣四府的地域狹小,回旋餘地不大,而且在背後還有明軍,不能做為抵抗清軍的基礎,因此李自成和眾將商議,決定搶在清軍南下之前,先奪取南京為根本,然後再抵抗清軍。並派田見秀為先鋒,從沔陽州的沙湖一帶渡過長江,並在荊河口擊敗左良玉部將馬進忠、王允成部,攻占了武昌府,而這一戰也是導致左良玉出兵東犯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