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線守衛陣地是第三師三團的三個營和一個偵察連,共計有二千六百多人,各種中輕型火炮四十五門。三團商家軍南下平亂時的五個主力團之一,現任團長叫齊寶庫,也是在山東時就加入商家軍的老將,這幾年的戰鬥,他基本都趕上了,從一名普通士兵一步一步晉升成為團長的。這時他也拿著一部單筒望遠鏡,觀查著清軍的動靜。
見清軍派出兵力,發動進攻,也不禁罵道:“這幫韃子,盡是拿咱們漢人當炮灰使,就不當人看。不過這幫王八日裏也該死,好好的漢人不當,偏偏要投降韃子,梳個難看的豬尾巴,這叫什麼玩意。”
因為這個時候的滿人和漢人在長像上還是有明顯的區別。而漢軍和降軍所穿的衣甲,使用的武器也完全不同,因此非常好分辯。不過雖然是為對麵的同胞感到挽息,但齊寶庫可一點也不心軟,這幾年死在他槍下的偽清軍可要比真的清軍多多了。這時也立刻下令:“各火炮準備。”同時也在默默的注視著清軍推進的距離。
等到清軍的大半人馬都己經通過了三百步的距離,最前列的清軍都己經跨入了二百五十步以內的時候,齊寶庫才大聲下令:“開炮。”
商家軍陣中的四十五門火炮分成三批,輪流開火射擊,炮彈也輪番落到清軍的隊列中爆炸開花,而毎一次爆炸,都會帶給清軍無數的死亡。
雖然商家軍的炮彈並不密集,但卻勝在一波再著一波,連續不斷,因此也給清軍造成了不小的打擊。這支清軍本來就是由明朝或大順軍的降軍組成,戰鬥並不高,在火炮的打擊下,陣形也立刻就亂了起來。
這時也有少數士兵轉身想逃回去,但葉臣對此也早有準備,因為每一名敗在商家軍手上的清將在講話失敗的經過時候,都會強調,降軍貪生怕死,作戰不利是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葉臣當然知道,這種說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借口,不能指望毎一個降兵都能向滿軍一樣的勇猛善戰,但也不能否認,降軍在戰場上畏戰不前,確實會對作戰帶來不少消極的影響,因此葉臣在派出進攻的部隊之後,也立刻調集了五百名弓箭手在陣前督戰,凡事臨陣脫逃,畏戰不進者,一率射殺在當場。
結果轉過身的淸兵看到自己陣地前的一排引弓待發的弓箭手之後,立刻明白,自己是沒有退路了。隻有幾個還不信邪,都被射死在當場,其餘的清兵隻好又一次轉過身去,硬看頭皮,繼續向商家軍的陣線推進而去。
不過這時清軍的前列也己經進入到了商家軍的步槍的射程範圍,因此商家軍的火力也一下子變得猛烈了數倍,如爆豆一般的排槍齊射聲音,一但打開就響個不停,而且火炮這時也都換上了霰彈射擊。
降軍的衣甲本來都是次品中的次品,甚致還不如包衣跟役,對孑彈幾乎沒有一點保護作用,而且降軍因為害怕商家軍的火力,前進的速度也不由的放慢了下來,結果反而遭遇到更為沉重的打擊,傷亡的人數也隨之暴漲,基本上都是成排成排的倒下,後排的士兵幾乎都是踏著前排士兵的屍體前進,而前進毎一步都變得十分艱難了。
葉臣在陣中也看得十分清楚,他和明軍打了大小不下百餘戰,從來沒有見過明軍有這麼猛烈的火力,看來商家軍能夠打敗阿巴泰,打敗豪格,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其實葉臣還不知道,這種程度的火力,對商家軍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和最強的火力相比,連一半都不如。
但葉臣也清楚,指望這支降軍去攻破商家軍的陣線是不可能的,再繼續進攻下去,隻能讓降軍白白送死,這些炮灰的命雖然不值錢,但畢竟也是清軍的一份,要用在有用的地方,臣也下令吹號,撤軍。
號角聲吹向之後,降軍們也如遭大赦一樣,紛紛轉頭就跑,一個個爭先恐後比兔子跑得還快,生怕自己慢了一步,被商家軍打死。等全部都敗回了自己的本陣之後,剩餘的己不足三千人,而在距離商家軍陣地一百到六十步的這一段距離內,屍體幾乎把地麵都覆蓋了。
葉臣也點了點頭,立刻使出了清軍的第二招,下令用盾車掩護,再度向商家軍的陣地發動進攻。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