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決議南征(2 / 2)

太廟,偏配殿裏.

這次坐在璞愚印對麵的,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不過在眉眼之間,和上一次來的那個叫經緯的年輕人有五分相似之處。

璞愚印道:“經緯呢?是否己經南下了?”

中年人點點頭,道:“是啊,現在整個北方都己大體平定下來,滿清馬上就要出兵進攻江南之地,我讓他去南方暗中布置,也是讓他曆練一下。”

璞愚印淡淡一笑,道:“這孩子確實是天資過人,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得很好,隻是有時候太沉不氣,想要繼承聖門的大業,是需要多磨練磨練。”

中年人也點了點頭,道:“以後還要請愚大師多多教導才是,這些年來,都是有愚大師的教導,才有他的今天。”

璞愚印道:“這到是沒什麼?我們都己經老了,隻怕是看不到聖門光複到全盛的那一天,以後的事情,還要靠他們來完成。為了聖門的下一代,就是多費些功夫,那也是應該的。不過我到是沒想到連你也來了,看來整個聖門馬上就都要移到北京來了,我看你也未免太急了一點吧,要知道現在南方未平,滿人還並未坐穩江山啊。”

中年人笑道:“天數以定,大勢所趨,南京朝廷根本就**無能,以滿人的力量,收取江南簡直就是易反掌,何況還有經緯在暗中策劃呢?”

璞愚印搖了搖頭,道:“天數之事本是虛無飄渺,不能為準,何況世事難料,就是當年機輔也說過,天數雖然定好了,但隻要是其中發生一點意外,那麼後麵的所有事情都會發生變化,比如說,誰又曾想到明朝又出了一個叫商毅的人,這一次不僅守住了山東,而且連阿巴泰都被他敗。因此滿人能否奪取江山,還很不好說。”

中年人道:“這麼多年,機輔所說的每一條不是都應驗了嗎?愚大師又有什麼可但憂的呢?”

璞愚印道:“但機輔也己經離開聖門十幾年了,我們誰都不知道,這十幾年的時間裏,天像有沒有發生變化呀。”

這時那中年人才不禁有些變色,道:“難道大師的意思是,商毅會是意外的結果嗎?”

璞愚印苦笑了一聲,道:“這個我也不知道,畢竟我精通的隻是相人之術,而不是觀星像知命理,而這些都是機輔最擅長的本事。”

中年人也苦笑了一聲,道:“如果他還在聖門就好了,當年我們的做法,是不是有些太過份了。”

璞愚印搖了搖頭,道:“我們當年的做法,確實是有些過份了,隻是為了聖門的大業著想,才不得不如此,結果不但使啟元夫妻雙雙殉情而亡,還弄得我們師兄弟反目成仇。”

中年人頗有些憤憤,道:“要怪也隻能怪啟元太不爭氣,隻為兒女情長,不顧聖門的大業。我們可千萬不能讓經緯再走這一條老路。”

璞愚印道:“事情都己經過去了,再提還有什麼用,說起來我該是最不希望看到這個結果的,不過如果再重來一次,我還是會堅持這樣做的。隻是少了機輔在,我們的複興大業也困難了許多。”

中年人忽然心中一動,道:“難到說愚大師有機輔的消息了嗎?”

璞愚印點了點頭,笑道:“我說了這麼多,你總算是明白過來了,居我剛剛收到的消息,機輔就在南方。”

中年人全身一震,道:“他就在南方嗎?” 忽然臉色大變,道:“難到說他在幫著南明。”

璞愚印搖了搖頭,道:“我了解機輔的性格,他絕不會幫南明,而且他也不會幫任何一方,他隻會在暗中觀察天像的變化與世事的對應變化。”

中年人也鬆了一口氣,道:“那麼大師下一步準備怎麼辦?”

璞愚印道:“所以我打算親自到南方走一趟,找到機輔,隻希望能夠勸說他回心轉意,回到聖門來。明天就準備出發。”

中年人也點了點頭,道:“如果真能勸動機輔回來,自然是再好也不過了。”

璞愚印道:“但這件事情你先不要告訴經緯,等有了結果再說吧。”

中年人也呆了一呆,終於又點了點頭,道:“好吧,你說的也對,我們不能讓經緯重蹈啟元的覆轍,我就先不告訴經緯。願大師這次南方之行,能夠順利說服機輔回來。”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