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新法令(下)(1 / 2)

第三條法令是有關教育的。因此也相對爭議少了許多。

其實商毅一向十分重視教育,早在穆陵關的時候,他就己空開辦了學校,教授少年兒童們一些基本知識。不過當時商毅的地盤小,人口也少,隻開一個學校就夠了,而招生對像也主要是商家軍的子女為主。而現在商毅己經掌握了一個省的地方,治下的人口有五六百萬,因此必須建立一個完善的教育體係。不僅是為自己陪養人材,同時也是為了盡可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按商毅的計劃,教育將分小學,中學,大學三級,八至十三歲為小學,十三至十六歲為中學,十六至二十歲為大學。小學以中國傳統的基本教育為主,輔以基本的數學、曆史基礎知識;中學則開始加入天文、物理、地理等自然學科的知識教育;而大學則進行詳細分科教育, 培養專業人材。

當然教育係統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甚至四五年的時間也未必足夠,因此在目前首先以輔及小學為主,三年以內,爭取在浙江全省實現小學的輔及。至少先讓自己治下的大部孩子都能夠識字,讀寫和基本的算術。

因此商毅要求浙江各縣的教諭,在己經成立了人民公社的地方,每個公社必須開設至少一個小學,麵向全社社民的子女招生。而沒有成立公社的地方,則以村為單位,進行小學的輔及,力爭做到每村一個小學。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二三個村合用一個小學,並且盡可能讓所有的適齡兒童都能夠入學。不僅所有入學兒童一率免費,而且小學將向學生提供教材、筆墨、紙張等文具用品,盡量不增加百姓的負擔。

對於各縣、州以經成立的私塾,商毅也同樣承認,因為在小學教育沒有輔及之前,私塾也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因此商毅也規定,對毎一個私塾都進行注冊登記,並且每年發給他們六十兩白銀的補助。

另外商毅又在浙江大量招募教師,主要以秀才和舉人為主,並且給他們十分優厚的待遇,秀才的月薪是十兩白銀,舉人的月薪是十五兩白銀,逢年節等日子,還另有嘉獎,而這這筆費用也一率全部從公務費用中資出。

浙江的文風很盛,秀才舉人很多,由其是秀才,幾乎每村都會有幾個。絕大多數秀材都是出身於一般條件人家,而考中了秀才之後,大多數人都不屑於務農,商毅提供的待遇對他們還是有相當大的吸影力,而且教書也是個體麵職業,比務農,經商什麼都要高尚得多,也能夠滿足他們虛榮心,因此很多秀才都來應征,當然也有相當一部份生活條件不好的舉人,也來應征。師資力量到是很容易就解決了。

當然要做到這一些,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商毅也規定在第一年裏,每個縣的教育資金為三千兩白銀,然後逐年增加,浙江省一共有七十五個縣,再加上私塾的補貼和教師的月薪,這一年的教育投入就超過了三十萬。

現在商毅手頭上資金充足,這筆錢到並不是大問題,但在拔下教育資金的時候,商毅也嚴厲警告各縣,敢私自挪用、傾吞教育資金的,無論是誰,一率殺無赦。

不過現在的重點雖然普及小學教育,但對中學、大學也不是放任不管,但中學首先隻是在杭州府地區內成立,杭州府下有九個縣,商毅計劃先毎個縣成立一到兩個中學,而在杭州城裏成立二到三個中學,然後再逐漸向其他地區普及開。這一方麵是因為小學還沒普及,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教授中學知識的教員缺乏,因此隻能慢慢擴大。

而在大學方麵,商家軍的軍校這時己經正式成立了,校址就設在鳳凰山西邊,正式名稱為浙江鳳凰軍事學院,這也算是商毅建立的第一所大學。

不過由於中、小學的係統還沒有建立起來,因此軍校招收的對像足十四到十八歲,隻要有一定的文字基礎和簡單算術能力的青少年,主要開設有步兵、炮兵、海兵三個大類專業,下設十八個學科,正式學期為四年。實行的是住校製,全封閉管理。同時軍校還開設了為期一年的預備班,這是為那些達到年齡,但知識不足的學生進行強化培訓。另外還開設了為兩年、一年、半年的中短期陪訓班,主要是針對現役軍人的深造教育。

目前軍校現有正式學生兩千多人,預備班學員八百餘人,臨時陪訓學生三百餘人。學員大部份是商家軍的子弟,當然也有相當一部份是衝著商家軍的名氣,來報名入學的浙江地區的青少年。由其是在青州大捷的消息傳到杭州之後,也引發了一個報名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