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最後的事項(2 / 2)

教育司擔負著陪養後備人材的重要任務,自然不能輕視。按照商毅的要求,八歲以上,十七歲以下的少年,不限男女,都可以免費到學校中學習讀書認字數學。現在以有近四千多名少年入學,女學占寥寥無幾,還不到百名,同時商毅也考慮到在中國古代的農村家庭裏,孩子其實也是家裏的一個勞動力,因此學習的時間隻定為半天,另外半天還可以幫家裏做些事情。

商毅當然不打算把這批少年陪養成隻會讀四書五經、應考科舉的書呆子,但對中國的傳統知識也不能放之不理,因此將學習的內容分為兩部份,中國傳統教育和西方的科學知識。中國傳統教育自然是四書五經,同時還加入一些其他經書,如[史記][資治通鑒]一類。而西方的科學知識暫時隻有數學和物理課,其他如地曆,天文暫時不考慮,由傳教士們拿出一個初步的教學計劃來再說。

現在學校裏到是有二十幾個秀才在教書,還有二個是舉人,中國傳統教育這方麵到是不缺人手,但西方的科學知識隻能先依靠傳教士了。

出任教育司主事的陳文義是個舉人出身,到是一個地地道道傳統儒生,對商毅推崇的西式數學,物理等教學十分反感。不過這個人還不算是個死腦筋,也沒有那種死守道義的精神,當一個教育司主事,每月可有十八兩銀子的薪水拿,比朝廷給得還高,雖然沒有外水可撈,但這就夠了,在這兵慌馬亂的年月裏,上那兒去找這祥好的差事,致於商毅要求學生學什麼,那就去學唄,反正又不是自己教,都是由那些番僧負責。因此盡管陳文義心裏誹謗,但表麵上卻一點反對的意思都沒有。

同時商毅將入學的少年分為三個年齡層,八至十一歲為初級學員、十一至十四為中級學員,十四至十七為高級學員。針對各年齡層的學生,製定的學習內容也都不同。初級學員和中級學員都是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學起,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而中級學員以經開始加入一些軍事教育了,而高級學員則學習識字和基本的數學就行了,並且還要參加一定的軍事訓練,以便到了十八歲之後,就可以補充進軍隊裏來了。其他專業需要,再進行專業知識的陪訓。

當然目前商毅手下就隻有這一所學校,什麼都教,全都混雜在一起,而在未來商毅還考慮要成立專業的軍事學校,專門陪養軍事人材。

巡檢司是負責維護地方治安的部門,按照商毅的想法,從地方民軍中選出三百六十名巡檢士兵,以三十人為一隊,分為十二隊,每隊設隊長一名,臨朐縣和清水縣各設五個巡檢隊,穆陵關隻用兩個。因為商毅時轄區內基本是實行軍管,地方安全有軍隊駐守,基本能夠得到保證。巡檢司的任務隻是解決民間的打架鬥毆,小偷小摸,零散盜賊等問題。因此隻用這三百多人就足夠了。

商毅到是不擔心別的,就是怕自己離開穆陵關之後,巡檢司的主事王仲平借著這個機會假公濟私、漁肉鄉裏,把自己集團以前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名聲和親民的形像給破壞了。因為王仲平過去是沂水縣的巡檢,這類事情恐怕也幹過不少,商毅對原來的官府中人就最不放心,但暫時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畢竟他是幹過巡檢的人,還是有些經驗,也隻能先將就用著。

因此商毅一方麵從製度上限製巡檢司的權力,規定巡檢司隻有抓捕權,而沒有審判權,一但抓到嫌疑人,一率交給行政司來審訊、判決。就是抓捕,也必須得到行政司的批下的抓捕令才能施行抓捕任務,絕對禁止無令胡亂抓人,更禁止巡檢司私自使用刑法。而審判權、民事仲裁權,判決權都屬於行政司管,商毅對周世奇的人品和能力還是放心的。

同時商毅又讓葉瑤瑱嚴密監視王仲平,一但發現他有什麼不妥當的行為,就立刻製止,並且更換。

這兩個部門就這樣建立完成了,而商毅剩下的最後一件事情, 就是穆陵關的規模和城牆重建工程, 是否還要繼續進行下去。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